建物交易增12% 學者:房市未回溫

鄭羿菲 2017/11/26 14:37 點閱 7698 次
淡大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指出,建物交易量雖較去年增10多%,但交易內容以小坪數、中低價位得讓利銷售為主,還未觀察到房市回溫跡象。(photo by Walkerssk on pixabay)
淡大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指出,建物交易量雖較去年增10多%,但交易內容以小坪數、中低價位得讓利銷售為主,還未觀察到房市回溫跡象。(photo by Walkerssk on pixabay)

【台灣醒報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內政部日前公告1~9月建物買賣登記數較去年增約12%,但淡大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受訪時表示,「要說房市回溫還過早。1~9月的交易多為小坪數、中低價位為主的建商送東西讓利銷售,但豪宅交易量少,房市僅剩自住性的需求,與過往投資的性質不同。」他估計,今年房市交易預估為26萬多戶,但仍較前年29萬多戶少。

景氣好轉房市增溫?

國發會公布的景氣燈號中,在9月已經連續2個月亮綠燈,而主計處24日也更新全年經濟成長率(GDP)大幅上修0.47%,來到2.58%。而內政部日前公布1~9月建物買賣登記為19.7萬戶,較去年同期增加12.08%,為同期連續3年下降後反轉上升,讓不少民眾好奇房市是否在景氣復甦的加持下反轉增溫?

「其實房價持續在下跌,在4月我說過:『房價要在3年內上漲的機會並不高。』現在依然如此。」莊孟翰受訪時表示,內政部公布的「1~9月建物買賣登記」數據與去年相比確實有增加,但是增加的內涵不同,今年交易的房屋多是「建商讓利」,也就是購屋時私下贈送傢俱、裝潢或停車位等,而買賣契約上則寫比較高的交易價,如契約寫交易2000萬元,但建商送了其他沒寫在契約內的東西。

多為小坪數、讓利交易

莊孟翰說,「建商讓利行為,代表還有餘屋待交易,也等於房市還沒觸底,明年究竟會否觸底也看不出來,未來還有一段盤整期。」他解釋說,現在建商的讓利行為起源在2015年尾左右,當時預售屋開始以8折出售,由於打折出售能有些銷售成績,因此持續讓利打折出售。

「若影響因素都不變,預估今年建物買賣登記為26萬多戶,雖較去年增10多%,但前年買賣登記還有29萬戶,並沒有明顯的好轉跡象。」莊孟翰指出,現在的房屋市場中,由於房屋持有稅很重,導致投資人的誘因沒了,且家長為子女提早置產的因素也降低,目前房市只有「自住性」的需求,交易多為小坪數、中低價位為主,豪宅交易量較少。

鼓勵銀行放貸

不過,政府對房市的態度開始有了轉向,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林左裕撰文指出,近1個月來,先是央行總裁宣稱台灣房市已「軟著陸」、交易量回溫、房價持穩;之後金管會隨即宣布今年底開始調降銀行房貸放款之計提風險權數,分別是自住宅從45%降到35%、非自住宅自100%降到75%。「央行與金管會聯手,目的在於穩定可能受房市低迷波及的金融業,鼓勵銀行放款及貸款購屋。」

林左裕建議,自住者須注意其實際需求及支付能力,每月房貸通常以不超過月所得的1/3為宜,最多不應超過月薪的一半,而投資者應注重租金收益率而非短期之增值空間, 畢竟在次貸風暴後的量化寬鬆(QE)政策後,高漲的房價相較於停滯的所得,「這次的資金鬆綁可能是最後的利多,想再預期巨幅的增值空間,可能性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