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楊蕓台北報導】過去若同卵雙胞胎若出現雙胞胎輸血症候群,胎兒往往不是「被犧牲」就是「成為早產兒」,即使出生仍有超過5成機率出現神經學表現異常。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高危險妊娠科主任陳震宇指出,有了「電燒阻斷治療技術」後,大幅提高兩胎兒存活率,但他也提醒,若孕婦發現子宮大得很快,就要趕快做深入檢查。
陳震宇表示,同卵雙胞胎的胚胎發育過程有10%到15%的機率會出現「雙胞胎輸血症候群」,由於兩者胎盤的血管相通,導致其中一胎兒的血液輸送到另一胎兒,導致供需失去平衡。
「以往還沒有電燒阻斷治療技術時,醫師通常會使用羊水抽吸,盡量減少子宮內的壓力,或是將胎兒中間的胎膜打破。」陳震宇表示,過去方案通常只能治標,胎兒最後不是「被犧牲」就是「提早出生成為早產兒」。
一旦出現雙胞胎輸血症候群,陳震宇說,「嚴重時致死率高達九成,即使幸運存活,也有50%的機率出現神經學表現異常,例如影響運動、語言神經表現,甚至可能腦性麻痺。」因此,目前最理想的方法是利用雷射電燒技術,把胎盤間血管相通的地方阻斷,提高胎兒存活率。
陳震宇分享31歲的產婦許小姐的案例表示,許小姐大約在第21周時發現有雙胞胎輸血症候群,當時其中一個胎兒羊水過多,另一個胎兒則幾乎沒有羊水,甚至有一半的時間得不到養分,使兩個胎兒都有生命危險。雖然電燒阻斷治療仍有風險,但陳震宇強調,若不處理,兩個胎兒可能都保不住。
因此許小姐接受電燒阻斷治療,醫師在孕婦的肚皮上注射麻醉針,切開3mm小洞,將胎兒鏡放入子宮內,並在胎兒鏡下利用雷射電燒技術,將胎兒血管相通的地方阻斷,治療後,雙胞胎不但順利剖腹出生,目前發育情況也非常良好。
不過陳震宇補充,一般來說16周到26周的孕婦較適合治療,而且症狀出現的時間越早,後遺症可能較多,因此他也提醒,當孕婦發現子宮大的得很快,或是照超音波發現羊水有明顯增加或減少的現象,就要趕快做深入檢查,定期追蹤。
另外,胎兒發生先天性異常的機會約3%,陳震宇補充,除了雙胞胎輸血症候群外,胎兒治療也能應用在治療肺積水或泌尿道阻塞、胎兒貧血、先天性橫膈膜疝氣、先天性尾骨腫等疾病,「只要提早發現,都能有機會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