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熱到出人命 大陸強震有防備(20170831 環境論壇-汪中和、賈新興)

醒報編輯部 2017/08/31 09:21 點閱 430 次
噴泉有清潔城市、豐富水資源,還有降溫的效果。(photo by wikimedia)
噴泉有清潔城市、豐富水資源,還有降溫的效果。(photo by wikimedia)

主持人:林意玲(台灣醒報社長)
與談人:汪中和(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賈新興(天氣風險公司總監)
記錄整理:蘇家瑩、何綺晨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台灣今年從6月開始就處於高溫不退、溫度不斷攀升的狀態,現在正值溽暑更是如此,熱到37、8度都是家常便飯,戶外已經不適合人久待,一出門就恨不得趕緊縮回冷氣房。

台灣已經出現曬死人的案例,熱衰竭等各種熱病也已出現,就連年輕力壯的人都無法承受戶外炎熱,又何況是老人小孩呢?尤其在台灣還包括熱島效應的影響。

北部熱島效應嚴重

賈新興:台灣最熱的地方不在南部恆春,而是大台北地區,因為整個大台北是盆地地形,加上人口稠密與過度開發,汽機車與冷氣熱氣排放產生明顯的熱島效應。

這陣子連續有36度以上高溫,破了將近百年的紀錄,台灣夏季溫度居高不下與太平洋高壓偏強有關。今年的太平洋高壓勢力範圍涵蓋台灣乃至中國大陸華南地區,甚至到中南半島,所以並非只有台灣熱,這樣的熱是大範圍區域特性,也就是先天上的氣候特性造就這樣的熱。

受太平洋高壓影響

至於高溫與全球暖化有沒有關聯?全球暖化確實會讓未來出現高溫熱浪的頻率增加,而今年這次是否是全球暖化造成的?簡單來說,這次高溫的確是在全球暖化的趨勢之下,但影響高溫的主因還是太平洋高壓異常偏強,加上台北的盆地地形與都市熱島效應,造成這段時間連呼吸都非常灼熱的狀態。

目前看來這幾天會是最熱的時候,令人巴不得來一場雨,或是有颱風路過,在不要影響台灣的狀態下,帶來些許涼意。

問:太平洋高壓是影響熱的關鍵,汪老師對此怎麼看?

高溫持續不斷

汪中和:太平洋高壓的勢力範圍非常大,造成沉降的閉鎖效應,讓高溫持續壟罩在環境中。若從長期趨勢來看,氣候暖化會導致這種情況更常發生,造成的衝擊也會更大。

這次氣象局紀錄顯示,台北地區在8月8日當天,最涼的時間只有清晨5點的一小時而已,溫度是29.9度,其他時間的溫度皆超過30度,可見台灣百年來溫度是越來越熱,以後不難想見一天溫度皆在30度以上的狀況。

再加上暖化效應帶來的影響,與大氣環流所造成的不利因素,未來衝擊會越來越大,對健康和都市發展與能源消耗都是警訊。

問:晚上一回到家,若沒開冷氣,室內溫度高達31到32度,由此可知戶外有多熱,一定要開冷氣降溫至24、25度才能過日子,這樣的狀況下該如何避暑,讓我們的生活更舒適一些?

如賈博士所言,最好出現一個不會對台灣造成傷害的颱風,或是都市能夠灑水降溫,請兩位對此給點建議。

灑水減緩熱能

汪中和:灑水是非常好的做法,這次的熱浪不只在亞洲與台灣,歐洲也非常厲害,甚至用地獄來的熱浪來形容,可見對歐洲造成多大的衝擊,歐洲對抗熱浪的方式便是在市區道路不斷灑水,水分蒸發的過程產生吸熱效應,進而使城市降溫。

以韓國首爾為例,自從清溪川整修重建後,清溪川周邊溫度降至整個首爾平均溫度的4度,從韓國和歐洲的例子能明顯看出灑水能有效降溫,台灣可以打造如首爾清溪川的環境。過去也曾提到海綿城市的概念,若每個道路都像一條地下河流,就真能產生降溫效果,而且效果非常顯著。

都市規劃應對高溫

賈新興:人類無法克服自然產生高溫的因素,像是太平洋高壓的強弱,另外暖化趨勢也無法在短期內減緩,所以當然是從後天環境著眼,特別是造成熱島效應的原因著手,人口規劃、大都市樣貌轉型皆有助改善都市環境。

還有考量造成熱島效應的原因,在國土使用與規劃上透過先進技術達到降溫,除了灑水外,增加綠地也是方法,這些都能降低熱浪衝擊。

主持人:不曉得政治人物是否對環境有無高瞻遠矚的考量?這並非短期能解決的,需要整體人口配置與都市計畫,才能達成及早規劃,讓台灣免於像火爐一樣的狀態。

請問汪教授,歐洲很多國家都有噴水池,人們看到噴水池就會倍感清涼,但台灣好像比較沒有這樣的設計?

汪中和:台灣在這方面是跟國外完全不一樣。外國而言,羅馬是非常好的例子,建國時期(耶穌基督在的時期)的水道設計就遠近馳名。另外,噴泉有清潔城市、豐富水資源,還有降溫的效果,噴泉佔羅馬城市設計很重要的一部分。

綠建築降溫

噴泉是不斷流動的水體,能夠紓緩高溫。台灣其實水圳跟河流都非常多,河川的流動可以吸熱,但是河川範圍有限,所以需要城市噴泉及小型流動的生態池、森林的附蓋和公園的普及,就是所謂的綠建築。

像新加坡就把整個城市變成花園,花園的形成除了「綠」以外,「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們像河流般經營整個水道,這就是非常好的例子。

賈新興:汪老師提到很多國外例子,我想以更宏觀的角度,放眼未來50年、100年後,人類該如何面對、適應高溫、熱浪、乾旱和暴雨,如何調整國土、人口、科學技術因應這樣的環境,這才是前瞻。

高溫世代已來臨

很多研究都已預期未來一定會邁向高溫時代,只是不確定會升溫幾度,1.5度、2度、3度、5度,或者更高,但可以預期的是,未來的世界鐵定越來越熱,氣候愈來愈極端,面對如此明確的趨勢,我們要做的就是及早規劃。整個台灣的國土規劃、台灣的都市、人口的結構的規劃都是非常重要的。

都市引河道

一般暑熱過後就會想要沖涼,因為水的比熱比較大,所以對於溫度的調節非常好,而且是大自然就能提供的,都市未來是否也可以有這樣的水功能,是很值得思考的。

汪中和:水可以流動,過程中潔淨環境跟降溫,台灣以前有很多水圳,但是現在通通水泥化,瑠公圳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韓國清溪為例

韓國的清溪川就是重新打開過去的水圳,把道路挖開,變成天然河流,整個大環境才能降溫,台灣未來城市規畫一定要往這個方向推動。

賈新興:小時候家門外就有很多河川,但台灣寸土寸金,希望多一點的地能夠被利用,所以原本的河川都加蓋成馬路,原來是適合降溫的水環境,是一個活的生態系統,但是我們就用水泥把它擋起來,變成人與車可以走的馬路,雖然帶來了許多的便利,但也相對帶來了危機。

不過近期已經有了成功的案例,像是新加坡的花園城市及韓國的清溪川,台灣也可以從這些成功的案例中找出我們可行性方案。

問:把水引進都市,也要擔心會不會有很多人亂丟垃圾,或者做其它的事情,水時常被人濫用跟誤用。

管理才最重要

汪中和:是,所以我們需要做好管理,因為水不但是多少的問題,還有乾不乾淨的問題。

問:台灣是熱到出人命,而大陸的強震也不得了,這次九寨溝地震造成的損害令人難過,因為坦白講九寨溝是國人也很愛旅遊的景點,卻發生這麼強烈的地震,包括新疆也是,請汪老師說明一下。

汪中和:是,8月8日在中國大陸的九寨溝發生了一個規模7的強震,這個地震很強,帶來的傷害也深,不過這次地震還好是發生在風景區,人口相對較少,距離周圍的城市也比較遠,所以這次帶來的傷害就比較輕微。

風景區當然受到一些影響,但至少人口、都市建設傷害是相對低的,而且藉由這次地震,我們也看到中國大陸從2008年發生了汶川地震後,在地震的防治和救援的工作上進步非常多,值得台灣借鏡。

中國的救援進步

中國大陸在9年之內的進步,從裝備、人員編制,到整個工作的推動,都跟2008年不可同日而語。地震救援和救治工作的方面真的改善良多,也像人們傳達一個訊息,只要努力往前走,就能有所進步。

賈新興:今年地震發生的狀態有些異樣,中國發生很多大地震,但相對台灣今年的地震好像不多。以歷史的資料來看,地震是造成死傷最嚴重的天然災害之一,而台灣也在地震帶之內,如何提升、推廣防震、預警的教育,也非常重要。

汪中和:新疆地震與九寨溝地震發生時間非常接近,前者8月8號,後者8月9號,一個規模是7,一個規模是6.5。

問:兩者有連動關係嗎?

新疆、九寨溝地震無關

汪中和:中國大陸有東北地震帶、東南地震帶,後者包括福建、台灣,另外還有一個西南地震帶,包括四川、西康、喜馬拉雅山,再來就是遙遠的西北地震帶。九寨溝地震較偏西南地震帶,新疆地震則屬於西北地震帶,兩者地震分布不同。

九寨溝這次地震是一個平移的斷層,換言之,是因為地殼左右錯動造成的地震;新疆地震則是擠壓破裂而垂直斷裂,兩者機制完全不同,沒有什麼連動關係,只是發生時間恰巧很接近而已。

這次地震也再度提醒人們地震發生無法預測,一發生地震,人們必須立刻有因應措施,所以平常的準備非常重要。

問:汪中和老師剛剛已經提到中國大陸自從經歷汶川大地震之後,在這方面做足了準備,能否分析一下哪些準備可以供台灣借鏡?

地震網很健全

汪中和:首先,中國大陸的預警設施進步非常多,兩岸地震研究的合作也占了很重要的因素,以這次九寨溝地震而言,當衝擊波傳到距離九寨溝300公里遠的成都,立刻拉響警報,破壞性劇烈的剪力波來臨之前,製造了大約2分鐘多的預備時間。中國大陸近幾年對於地震網的布置非常健全,當一發生地震,政府立刻可以通知緊訊。

問:這70秒太重要了,可以做好很多應對措施。

汪中和:對!尤其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接到通知,立刻進入管制狀態,不准車輛通行。對台灣而言,只要能夠提前6秒鐘預警地震來臨,高鐵就能減速至安全的行車速度範圍,這是非常重要的保命措施。

空中救援闖災區

除了預警設施之外,中國大陸的救難編制也進步非常多,制服、重機械都在水準之上,甚至還發展空中救援,這次新疆地震,路途遙遠又道路不通,空中機動性救援就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空中救援對台灣而言同樣重要,可以即時且有效舒緩地震災害,台灣除了地面重機械裝備之外,應該也要著重這一塊。

另外,這次九寨溝與新疆發生的地震時間鄰近,造成的損傷也不小,但是中國大陸自己就可以處理,完全不需要國際救援,這是中國大陸不斷成長、進步所帶來的正面方向,值得台灣學習。

問:有關如何降低地震造成的災難與救援措施,賈博士有何補充?

教育、建設很重要

賈新興:我不是地震方面專家,只能抒發己見,地震和氣象不同,無法預測,面對不可預測的地震,必須增進相關知識,平時的科普教育顯得非常重要,網路媒體、報章雜誌等平台可能傳遞錯誤的知識,正確的教育推廣非常重要。

再者,地震發生的時候,首當其衝的就是建築物、交通設施這類基礎建設,從地震的衝擊影響來看,建物倒塌是造成傷亡最主要的原因,但是台灣有許多老舊建設尚未整修、處理,尤其分布於活動斷層附近的老舊建築物更是危險,政府應盡快透過公權力的方式重做規劃、修繕。

台灣地小人稠,地震帶都非常接近大都會區,政府應該更積極、主動處理那些老舊建築物,至少應該加固防震,增加安全性。

問:地震縱使無法預測,但是板塊移動卻很接近?

暴風雨前的寧靜

汪中和:以板塊活躍度而言,台灣一直處於擠壓狀態,每年都有相當數量的地震發生,代表地殼能量不斷釋放、紓壓。過去紀錄顯示,台灣每年有感地震一直不斷累積,表示活躍度持續提高。

但是今年卻不同以往,不僅有感地震次數偏低,過往規模5以上的地震每年至少在30次左右,今年目前卻只有13次,不到過去的一半。在一個地殼比較活躍,能量不斷累積的環境當中,我們很擔心這段時間的平靜會不會是大地震來臨的前兆,當然我們不擔憂成真,但還是要做好萬全準備。

問:汪老師透露一個很大的警訊,沒有地震或是只有無感地震也不要太慶幸,因為這很有可能是在醞釀一個更大的地震,千萬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