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互利雙贏:(反)全球化的真相(20170702 哈佛商業評論)

邱慕天 2017/07/02 18:24 點閱 1041 次

《哈佛商業評論》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學會互利雙贏:(反)全球化的真相
2016年看上去是全球化浪潮逆轉的一年,但如果光看全球資金流動與市場整合的硬數據,真相是「全球化在持續向前」。

史騰商學院全球戰略教授潘卡伊•杰馬瓦特在《哈佛商評》撰文解釋,對「反全球化」的恐慌來自於「心理期待的落差」:大多數人高估了「世界是平的」,卻忽略跨國企業到每個國家落地生根都會面臨不同的當地法規、市場競爭和文化適應問題;過去人們淨說全球化的好處,如今才會被贏得這些好處該付的「代價」嚇到了。

杰馬瓦特指出,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足為今日的全球化前景指點許多迷津。1933年時國際貿易的交易額總量,比4年前蒸發了3分之2,但主因是來自於幾乎砍半的原物料和貨物價格。純粹的交易筆數縮水了不到3成。其中,語言相近、過去擁有殖民地與宗主國關係國家雙邊貿易,又是最能穩定維持的。

對應今日許多大集團陷入了「全球每個角落都要插旗」的迷思,杰馬瓦特認為,這是落入了把「跨國發展」這個「加分選項」當成「必要選項」的誤區,才導致許多企業因著躁進踏入自己不熟悉的市場,承受虧損後再轉而責怪全球化的怪象。解決這個問題,只要先顧好自己的「主場」,再從與主場相近的場域開始穩健經營就好了。

杰馬瓦特最後指出,全球化發展策略不外乎三大模式:
一、適應:以不同的產品,政策,市場定位等來適應當地市場。
二、聚合:以聚合(如加盟、併購)為基礎來證明他們的跨境戰略。通常他們的成本、資金或技術優勢必須相當大,才能贏過本地競爭對手的主場優勢。
三、套利:如一個國家的勞動力成本低、或稅收更優惠,那麼垂直型跨國公司將供應鏈移到當地(如IT公司將服務外包印度、亞曼尼在孟加拉設紡織廠、沃爾瑪在中國產玩具),就能套得巨大淨利。

這些策略在執行上可能存在一定商業倫理問題,但杰馬瓦特相信,保護主義是更鴕鳥政策的一條路。今日的跨國公司必須學會在跨境發展中釋出更多本地紅利(工作機會、技術、基建服務),並好好和當地人民與政府溝通,證明全球化能夠互惠雙贏。

https://hbr.org/2017/07/the-truth-about-glob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