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駐美記者劉屏華盛頓報導】我國在美國最重要的地標—華府雙橡園—廳堂門前的青天白日國徽最近又「悄悄地」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綠葉帶些小花,其間插著一個綠色的台灣立牌。
國徽具象徵意義
我國的青天白日國徽是以白石砌成,位於主屋前的草坪上,非常醒目,經常是訪客攝影留念的一景。尤其是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後,雙橡園無法再升起國旗,這個國徽更顯得極具象徵意義。《維基百科》介紹雙橡園時,首先映上眼簾的就是這個國徽照片。
這是雙橡園國徽第二度消失,前一次是民進黨首次執政(2000至2008)時的最後一年。但在國民黨執政後,由袁健生在2008年出任駐美代表予以恢復,如今再次消失。一位眼見此一國徽起落的僑胞說,這個他所見過最具歷史意義的國徽「正反映了黨派對國家的認同」。
雙橡園的一景是國徽
1937年起,雙橡園成為中華民國駐美大使官邸(直至1979年12月31日斷交),今年適逢80周年,我國駐美代表處曾於2月間在園內舉行「雙橡園80風華」紀念郵票及郵摺發表會,當時郵摺所附雙橡園的照片還有這個國徽。此一紀念郵票由美國郵政博物館收藏,僑胞說,除非政黨更迭,不然日後想看這個國徽,恐怕只能到博物館才能如願了。
雙橡園位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市的西北區,占地18.24英畝,合2萬2千餘坪,是華府占地最廣的莊園之一。我國在1937年向《國家地理學會》創辦人赫巴德家族租下,1947年由顧維鈞大使以中華民國政府名義買下,成為中華民國財產。
40餘年間,先後有9位中華民國駐美大使居住在園內,雙橡園也成為大使宴請美國政要名流與和各國駐美使節的場所,到訪名人包括後來擔任美國總統的艾森豪、尼克森、福特、小布希等。美國歷來多位國務卿曾以官方或私人身分造訪雙橡園,包括杜勒斯、魯斯克、舒茲、鮑爾等。
美國與中華民國間的多項重要條約、協定曾在園內協商與簽訂,包括《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今天雙橡園仍是中華民國駐美代表宴請美國政要及他國使節的重要場所。
國徽威力無遠弗屆
國徽有什麼「威力」?僑胞舉了一年多前的例子說,當時美國政府在華府「二戰紀念碑」舉辦二戰勝利70週年紀念,台海兩岸都應邀出席。時任我國駐美代表沈呂巡與其他二戰時的同盟國代表共同參與,但中國大陸駐美大使崔天凱在最後一刻拒絕出席,原因無他,乃是台灣敬獻的花圈上有中華民國國徽。
當時沈呂巡說,從蘆溝橋、台兒莊,到南京受降、台灣光復,「每一場戰役,每一位犧牲的官兵,每一位軍人的帽子上都有這個國徽」。他說,三軍將士犧牲生命「卻見不到他們犧牲性命所捍衛的那面國旗;但在這裡,可以見到戰時在鋼盔與軍帽上的國徽」。
雙橡園已經由美國政府列為古蹟,園內也有不少珍品,例如光緒皇帝落款的畫作,是給慈禧太后賀壽的;有一套龍紋傢俱,是滿清政府送至1904年美國聖路易市世界博覽會參展的;還有一具人類最早期的電話,因為發明電話的貝爾是赫巴德的乘龍快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