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琴音色恐失傳! 專家籲加緊研究

林亭妤 2017/01/18 16:46 點閱 39148 次
奇美博物館出借一把1709年製的史特拉底瓦里,留法小提琴家馮楚軒18日在科技部記者會現場演奏(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
奇美博物館出借一把1709年製的史特拉底瓦里,留法小提琴家馮楚軒18日在科技部記者會現場演奏(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一把名琴動輒億元,但這些流傳了幾世紀的傳奇小提琴音色,恐將隨著時間產生未知的變化!台大化學系教授戴桓青團隊研究發現,名琴的木材結構有部分正在隨時間流逝而分解,恐大大衝擊到木材的共鳴振動。戴桓青18日指出,因為後世無法仿製這些名琴的音色,當木材結構完全崩解後,最美的音色壽命恐將也到盡頭。

從17世紀起流傳至今的「名琴」,來自於製造出當今音色最美提琴的2位製琴大師─史特拉底瓦里、瓜奈里,後世無論多少製琴高手都無法仿製他們的作品,更無法複製其聲音,讓製琴顛峰停留在300年前。

擁有最美妙音色的提琴連現今科技都無法揣摩,其秘密到底在哪裡?台大化學系助理教授戴桓青為此分析了4把史特拉底瓦里和1把瓜奈里的木材樣本,赫然發現,不是表面塗漆的問題,也不是木材品種問題,而是這些名琴的木材裡竟含有異常增加的金屬元素:鈉、鉀、鈣、鋁、銅、鋅。

「這種將礦物質灌入木材內的作法,源自於當時的煉金術。」戴桓青指出,現代製琴沒有經過這道化學處理的工序,這也很可能是後世製作的小提琴,其音色一直無法超越史特拉底瓦里和瓜奈里的原因,且目前的分析證據都還不足以確認礦物質處理的原始配方和條件。

「如果一直沒有同等級的名琴製作出來,現今名琴壽命恐怕只剩1~200年。」戴桓青憂心說,就算未來真的完美複製出史特拉底瓦里和瓜奈里名琴,仍需要經過50~100年的演奏使用,才能激發出名琴最成熟美妙的音色。

收藏了上千把名琴的奇美博物館今更大方出借一把1709年製的史特拉底瓦里,由留法小提琴家馮楚軒現場演奏一段3分鐘曲目。馮楚軒笑說,「我只花了半小時就和這把琴磨合,這就是名琴的魔力吧,不需要花太大力氣就能將琴的力量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