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漲價引民怨 立委:保障了勞權

林亭妤 2017/01/03 18:08 點閱 16067 次
一例一休上路,業者紛喊成本漲,立委認為不能只看物價上漲,而是要關注勞工是否有落實工時減少。(photo by Blowing Puffer Fish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一例一休上路,業者紛喊成本漲,立委認為不能只看物價上漲,而是要關注勞工是否有落實工時減少。(photo by Blowing Puffer Fish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一例一休甫上路,勞力密集企業便紛調漲基本價格以因應人力成本增加,各界哀鴻遍野。對此,民進黨籍立委林靜儀、吳玉琴3日受訪時都說,不應該只將目光放在「成本增加了、物價上漲了」,而是要回歸勞權,關心勞工是否有因此真的休到假、縮短工時、減少加班次數。

「理論上,不應該有這麼多企業因為一例一休上路而哇哇叫,除非他們過去就沒有顧及勞權,一直在違法營運。」林靜儀指出,一例一休的目標是要落實減少勞工工時,以及保障當初統計沒有週休二日的37%勞工,並促使雇主正視、評估、檢討自身的服務與成本。

現在,餐飲業紛紛喊漲,如:必勝客大披薩調漲15元、麥當勞至少20款套餐和點心價格上漲等,對此,林靜儀說,「就是透過這波調漲趨勢得以正視我國勞動環境的事實:過去的便宜價格,是建立在剝削勞工上,將勞力當作低廉成本。」

林靜儀表示,一例一休上路後出現物價上漲的趨勢,是否能當成「過去資本家原來真的都是在惡劣使用低薪、高工時的勞力成本」之證據?一例一休就是為了要打破這樣的不合理對待。

「台灣的服務業有必要為了24小時不打烊而增加勞工的工時嗎?」吳玉琴指出,我國服務業在所有行業中占比最高,加之服務業有主打24小時不休息的趨勢,因此一例一休甫上路,就聽到勞力密集產業紛紛喊漲,「但我們真的有24小時都需他人服務的必要嗎?」

吳玉琴認為,台灣服務業24小時不打烊,某種程度來說對消費者而言太方便了,方便到民眾習以為常、不懂珍惜、把方便當隨便,「物價上漲確實造成民眾反彈,但透過這次轉變也促使各界思考,我國勞工的工作型態是否有調整的必要?」吳玉琴說,歐洲國家的服務業,可沒有24小時都在營運。

物價上漲趨勢中,勢必混含了部分不肖業者搭順風車,人力成本沒有增加卻哄抬物價。對此,林靜儀、吳玉琴表示「政府可以查」;消基會董事長陸雲建議,政府應對各行業的勞動成本做出分析並將數據公開,尤其是勞力成本密集、常需加班的業者,好讓民眾有底,知道各行各業的人事成本大致範圍。

行政院消保處消保官王德明則說,若發現有業者哄抬,民眾可向公平會或檢調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