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學生研究 王素蘭:孩子非草莓族

林亭妤 2016/12/26 18:34 點閱 21138 次
清大化學系教授王素蘭(右)表示,我國學術研究環境是塊沃土,提供研究人員充足的養分。(photo by 教育部提供)
清大化學系教授王素蘭(右)表示,我國學術研究環境是塊沃土,提供研究人員充足的養分。(photo by 教育部提供)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人生就跟做研究一樣,一路行走的同時要一邊學習。」沒拿國家經費、沒參與國家大型研究計畫,研究成果卻享譽國際,二度榮獲教育部國家講座主持人殊榮的清大教授王素蘭26日指出,學生須從自己的研究中不斷反思才能建立完善邏輯,很多孩子其實並不是大人口中的草莓族。

清大化學系教授王素蘭二度拿下教育部國家講座主持人殊榮,26日在「第20屆國家講座暨第60屆學術獎」頒獎典禮上講起求學經歷,首先為自己下了「單打獨鬥」的詮釋,「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並腳踏實地的努力,是通往成功的捷徑。」

在指導學生方面,王素蘭總是要學生在做出成果時反思:「這個結果已經是真實的了嗎?」她解釋,除非是很熱門搶手的研究題目,大家有志一同地追逐、互相檢討,否則一般的基礎科學研究,其他人無法檢驗。

王素蘭強調,大學部讀的書多半只是基礎知識,上了研究所後開始進行的學術研究,才能刺激學生不斷反思、激發更多想像並建立完善強大的思維邏輯,而此時的教授其實就像慈母祥父一樣,希望提供學生一個肥沃的土地、充足的養分,好讓學生的研究可以開花結果。

「在探討社會議題時不妨向化學家求解,或可得到截然一新的答案。」王素蘭說,所有的物質都來自最基本的結構,人與人之間愛的結晶,如同A原子和B原子各給一個電子形成的共價鍵,是化學中最強的鍵。她笑著建議,如果想解釋複雜的社會結構,找化學科學家來「解構」就對了。

「學術研究是很適合女性從事的工作。」王素蘭稱讚,我國自然科學基礎的研究水準在過去30年間蓬勃發展,且一直維持在國際頂尖水準,學者們都兢兢業業、腳踏實地的往一個目標堅定前進。她還呼籲,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女性科學家一起投入學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