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文系的人」 林文月身帶四才筆

林佳楠 2016/11/17 23:12 點閱 19047 次
(左起)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作家林文月、趨勢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陳怡蓁。(photo by 林佳楠 / 台灣醒報)
(左起)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作家林文月、趨勢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陳怡蓁。(photo by 林佳楠 / 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林佳楠台北報導】「聽說以前白先勇老師他們到中文系上課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一睹林文月老師的風采,」趨勢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陳怡蓁17日如此說。林文月女士聽了只是頷首微笑,從她文靜的外表很難想像她是知名散文大師,以及《源氏物語》、《伊勢物語》等日文鉅作的翻譯家。

曖曖內含光

「2016向林文月致敬」17日在國家圖書館舉辦記者會,有鹿文化總編輯許悔之擔任主持人,談及林文月的創作說到,「她是身帶4支才筆的人,」就是分別寫論文、散文,譯文、以及從事繪畫的筆。陳怡蓁說,林文月女士總是很安靜內斂,只有在講課時才會侃侃而談。

散文名家林文月曾想過要唸師大藝術系,後來卻選擇了台大中文系。但她在著名的日文譯作《源氏物語》中,便收錄自己的人物速寫和浮世繪等插畫;說是速寫其實不準確,雖然她謙稱「我就是看著圖片畫出來的,」但一筆一畫都顯現出她細膩深刻的慧心,與她的先夫、五月畫會成員郭豫倫較為粗獷大膽的畫風不同。

不平凡的家世

林文月是台灣歷史學家連橫的外孫女,她小時住在上海租界,受日式教育啟蒙,小學六年級遷居台灣才開始學國語。後來結識先夫畫家郭豫倫,兩人共組了一個溫暖的藝術世家,一雙兒女也都是藝術創作者:女兒郭思敏是耶魯大學建築所碩士,常使用單色金屬做出建築感強烈的雕塑作品;兒子郭思蔚則是樂評家和攝影家,讀台大機械系期間就常在報上發表樂評。一家三口站在一起,每人都是溫文儒雅,涵養內斂不張揚。

代表家人發言的郭思蔚表示,每次別人說他「家學淵源」,他就有點不好意思,因為他自覺是離藝術最遠的人,但是受到母親的影響,他20年來的專欄寫作「從來沒有拖過稿。」每個月交稿的壓力也讓他了解到,母親當年翻譯大部頭《源式物語》時花了多少心力。

「三心二意」的作家

母親為什麼會成功?郭思蔚說,他觀察了很久,才知道她很「三心二意」,此言一出引起哄堂大笑,但他話鋒一轉、不疾不徐地說,三心代表「專心、耐心和恆心」,二意代表「在意和不滿意。」

「她是自己最大的批評者。」郭思蔚也說到,之前《文字的魅力》一書出版前,有鹿文化將最終定稿PDF檔寄給母親,母親卻苦惱地向他求救:「為什麼我沒辦法修改這檔案?」經過他一番勸說「強迫她放棄」,林文月才不再要求修改。

學生和家人的側寫呈現一位靜靜凝視歲月流變、心態穩妥的教師、創作者和母親。「2016向林文月致敬」系列活動從即日起開始,「記憶中的一爿書店特展」在國家圖書館文教區1F展覽廳展至12月17日,呈現林文月女士的手稿、畫作及譯作。11月19日在國圖的3F國際會議廳則有電影放映及研討會。

導覽
作家林文月女士17日為大家現場導覽,圖中的畫像即為她的作品。(photo by 林佳楠 / 台灣醒報)

家人
(左起)樂評家郭思蔚之妻、郭思蔚、作家林文月、藝術家郭思敏。(photo by 林佳楠 / 台灣醒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