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對抗地心引力的運動,增強骨骼系統和強健肌肉。(photo by tableatny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system/assets/images/000/031/159/big/%E5%9C%96%E8%AA%AA%EF%BC%9A%E5%BE%9E%E4%BA%8B%E5%B0%8D%E6%8A%97%E5%9C%B0%E5%BF%83%E5%BC%95%E5%8A%9B%E7%9A%84%E9%81%8B%E5%8B%95%EF%BC%8C%E5%A2%9E%E5%BC%B7%E9%AA%A8%E9%AA%BC%E7%B3%BB%E7%B5%B1%E5%92%8C%E5%BC%B7%E5%81%A5%E8%82%8C%E8%82%89%E3%80%82%EF%BC%88photo_by_tableatny_on_Flickr_used_under_Creative_Commons_license%EF%BC%89.jpg?1476941622)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年輕時多增加10%骨密度,就可延緩骨質疏鬆13年。」國健署調查報告指出,50歲以上民眾有骨質疏鬆症者占了12.3%,其中女性因為荷爾蒙變化,65歲以後比例更是多出男性1倍以上。國健署20日提醒,平常可以從乳製品獲取鈣質、從事荷重運動增加骨質密度,吸菸者更要戒菸。
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進一步指出,50歲以上的人群中,多達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會因骨質疏鬆問題,更容易導致骨折。國健署指出,骨折會引起嚴重疼痛、長期殘疾,其中又以髖骨骨折為最嚴重,一旦發生髖骨骨折,往往需由他人輔助照護,更嚴重的是約有20~25%的機率會在一年內死亡。
「骨質疏鬆症在早期並沒有任何症狀,都在無聲無息中侵蝕著骨骼。」國健署表示,均衡攝取鈣質、維生素D、蛋白質等營養素,可幫助保持骨骼肌肉系統之健全,其中乳製品如:鮮奶、優格、起司,是最容易獲得鈣質的來源之一,而身體在平常也要透過適當日曬,來活化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
「從事荷重運動也可以增加骨質密度和強健肌肉。」國健署指出,荷重運動有助於改善身體的協調與平衡,降低跌倒和骨折的風險,建議民眾多從事健走、慢跑、爬樓梯、舞蹈、登山、跳繩、舉啞鈴操(雙手拿約0.5~1公斤的啞鈴,或同等重量之安全物品)等具對抗地心引力之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