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尼伯特、莫蘭蒂及梅姬颱風接連來襲,造成農業損失總計超過40億元,蔬果價格應聲飆漲也讓消費者大喊吃不消。隨著極端氣候的頻度增加,破壞力增強(強度增強14%),對農業的威脅只會越來越大。
根據統計,全球天然災害數量比10年前增加了26%,尤以極端天氣增加2.3倍、洪澇災害增加71%,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的不確定性。雖然天災無法避免,但政府與農民都應該有更積極的思維與做法,而非每逢農作物遭受損失後單靠救助度日。
應有風險分擔意識
首先,農民在從事農業經營時應該把天然災害損失攤提在其他農產豐收季節,分散風險。根據過去研究結果,農漁業經營上應以五年內發生一次重大災損為基準,用四年收入來支應一年無收入的情況,以穩定農家生計。未來隨著天災發生的頻率增加,所能分擔的年限恐怕要再縮短,農民可以透過氣象大數據分析來做精算。
其次,推動農業保險有助於風險分擔,許多農業大國都把農業保險視為重要的政策工具。國內在馬前政府時期已經試辦過高接梨農業災害保險,新上任的英政府應該全面實施農業災害保險,可依目前國家財政狀況、農家可負擔程度、農業基礎資料庫完善、專業評估人才等,選擇一個負擔得起的農作物保險方式並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業保險法規,明確農業保險的經營性質。
建立農保配套制度
目前我國政府傾向農業災害救助與農業保險並行,只是當政府大幅提高農業災害救助金額及放寬救助認定標準時,是否因而降低農民參與農業災害保險的意願?這也是中央政府在推動農業災害保險必須事先做好評估及配套的要項。
此外,政府應透過培訓讓農民有能力根據當地情況評估相關氣候變化,例如透過簡單的環境指標做出評估並採取有效的相應對措施,來因應極端氣候的新常態;同時教導他們充分地瞭解其他外部威脅因素,可能給本行業及自身生計帶來的災難性威脅及風險。
完善規畫整體效益
我國農業經營以戶外露天耕作為主,很難避開天然災害的侵襲。隨著科技的進步,政府應該積極輔導農民採取加強型溫室種植方式,來降低天災對農作物的傷害;只是興建加強型溫室成本高(為一般溫室兩倍)且並非每種作物都適用溫室種植,政府應該在品種改良、低利貸款、抗災技術及設施研發上給予協助,讓農民不再時刻擔心天然災害的到來。
對於低窪易淹水、土質惡化、缺灌溉水設施等農地,農政機關也應該提出退場機制並進行整體規劃,將土地做更有效益的利用。
我欠缺基礎資料庫
最重要的是,政府無論要推動農業保險、農業預警機制、計畫性產銷等措施,先決條件都需要有詳實的農業基礎資料,而這也是台灣所最欠缺的,只是對於此種無法立即展現政績的扎根工作,主政者多興趣缺缺,使得施政大打折扣。
新的農業執政團隊若真想改善農業困境,提高農民所得,應該把建立完備的農業資料庫列為施政的首要目標,畢竟缺乏足夠正確資料再先進的經濟決策模型也無濟於事。
希望透過上述措施的推動能讓台灣農民在面對天然災害時能多一分保障,不再只能無奈的看天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