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遊卡日語廣告 實在莫名其妙 (彭蕙仙)

彭蕙仙 2016/09/07 14:33 點閱 1498 次
悠遊卡公司近日推出新廣告,由粵語和日語發音,分別被該種母語人士認為發音很不標準、易產生誤解。(photo by 網路截圖)
悠遊卡公司近日推出新廣告,由粵語和日語發音,分別被該種母語人士認為發音很不標準、易產生誤解。(photo by 網路截圖)

為了推廣記名悠遊卡,悠遊卡公司近日推出2支很特別的廣告,引發外界高度議論。因為這2支分別是日語和廣東話發音的廣告,分別被該種母語人士認為發音很不標準、易產生誤解。即使廣告表現手法有創意,但台北畢竟是個大都會,半官方機構的廣告用不標準的外語發音,恐怕貽笑大方。

對此,在廣告中擔任代言人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卻認為,廣告中的日語和粵語發音是不是標準,沒那麼重要,只要有傳達廣告的訊息:「記名悠遊卡」,就好了。

或許柯文哲此言是為了打圓場,但是悠遊卡既然要選擇日語和廣東話發音,然應該合乎標準;此外,只有中華民國國民,或是在台灣長期居留的外國人,才可以憑身份證件申辦記名悠遊卡,短期旅遊的觀光客是不能申辦的。因此,即使大台北地區有不少來自日本和香港的背包客,但其實他們是不能辦記名悠遊卡的,既然如此,不禁讓人感到不解,悠遊卡公司用日語和廣東話發音宣傳記名悠遊卡的廣告,到底是要給誰看的呢?

簡單講,這的廣告手法可以用譁眾取寵來形容。

台灣廣告常有外語發音的例子,英語、日語之外,近年來,法語、德語的廣告也不少。不過,大部份以外語發音的廣告多少都與該國有點關係,例如日本品牌的汽車、手機,美國的牛仔褲,法國的時尚產品,德國的汽車等。儘管這些外語廣告通常都是台灣人拍攝,但畢竟和產品有關聯,也還說的過去;更何況,這些多是商業廣告,不論是為了營造一種異國氛圍,還是認為外語發音,檔次比較高,總之這是廠商的自由。

但是悠遊卡公司的主要股東包括台北市政府、台北大眾捷運公司、12家台北地區公車業者、中華顧問工程司….等,公股比例佔了40%。而且,在政府的保障下,悠遊卡的使用範圍已越來越廣泛,除了公車、捷運之外,還向外發展至纜車、動物園、高鐵、台鐵、國道客運、藍色公路、特約商店小額消費等;目前還在不斷進行各種票證整合的悠遊卡,將可以延伸到其他交通運輸系統、行政規費、風景區門票等多樣化服務,很快就可以讓持卡民眾實現「一卡在手,悠遊全台」的便利生活。

換言之,悠遊卡具有準公用事業的特性,悠遊卡公司不是一般的商業公司,在進行廣告行銷時,當然要多一層考慮和顧慮。

悠遊卡之前找日本AV女優波多野結衣代言,就曾引發外界非議,這次又拍攝日語廣告,真搞不懂,為什麼悠遊卡公司會有這麼強烈的「日本情結」呢?而且,既然要做日語廣告,難道悠遊卡公司就不能認真一點嗎?為什麼這麼馬虎、使用不標準的發音?拜託趕快把這2支廣告撤下來吧,別再繼續丟人現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