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週刊封面:翻轉權力:互聯網系統的草根政治 (20160724 新科學人)

邱慕天 2016/07/24 19:14 點閱 1087 次

《新科學人》 New Scientists
隨著互聯網的巨獸特質,透過數位科技集團的機房服務器無止境地吞吃電郵、個資及數據而日漸浮現,一股反抗的動能也已開始醞釀。

本期《新科學人》報導,W3萬維網的開發者尚普拉就是這樣一位反抗人士。他表示,最初的萬維網(www)由瑞士日內瓦粒子物理中心(CERN)的伯納斯-李發明,從來就是以簡單的開放協議,將存儲工作分享開來的服務。

然而,我們被中央存儲服務的方便所誘惑,從1996年的Hotmail、2004年的Gmail,到緊接著的臉書,顯示人們樂於享用伺服器幫他們歸納保存通訊及個人檔案的便利。表面上,我們沒有給他們一分錢,但事實上,人們是把自己所有的隱私和靈魂都交出去了──

「你」,就是他們販售的商品。

在物聯網、穿戴裝置的趨勢下,這些分析了人們一切的數據,都可以被賣給銀行、保險公司、企業,決定你我信用如何、健康保險費用怎麼計、值多少錢。

為此,尚普拉建制了一款名為「固態」(Solid)的程序,讓人們可以把交給雲端的個資(例如「社交名單」)鎖在用戶端,不但隨時可以阻絕它們存取的權利,也可以在不同社群網站服務間「搬家」的時候,輕易地帶走。

此外,今年初英國新創服務「女僕衛士」(MaidSafe)也使用加密技術和區塊鏈,打造了將個資與外部伺服切割的數據保存服務,它使用「點對點」(P2P)技術進行個資存儲,比「固態」在技術上,更是硬性斷開了用戶對雲端伺服結構的依賴,真正實現了「去中心化」的網路訪問體驗。

當然,如同前面說的,微軟、穀歌、臉書等巨頭1年投資數百億美金所維持的用戶體驗,很難為這些年輕的分散式網路服務所超越;然而互聯網的歷史尚且短淺,當鄉民真正崛起時,未來數位局勢勝敗如何誰也說不定。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23130830-200-internet-30-how-we-take-back-control-from-the-giants/

延伸閱讀:
全球週刊封面:區塊鏈:一種魂不附體的虛擬信任機制(20151101 經濟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