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有轉機 學者:拚經濟礁可變島

黃敬哲 2016/07/14 18:47 點閱 10561 次
國際法學者指出,只要太平島上居民人數增加,強化經濟活動,就有可能重新被認為是島。(photo by 盧明正/台灣醒報)
國際法學者指出,只要太平島上居民人數增加,強化經濟活動,就有可能重新被認為是島。(photo by 盧明正/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黃敬哲台北報導】太平島判決尚有轉機!國際法學者指出,太平島的判決依據是從歷史觀點來看南海諸島,其強調自古以來諸島礁並沒有長期的人類經濟活動,所以通通都不是島嶼。但是太平島其實具有這樣的客觀條件,只要島上居民人數增加,強化經濟活動,就有可能重新被認為是島。

國際法學會理事長李念祖14日在「南海仲裁座談會」中表示,本案判斷令人錯愕但不意外,因為仲裁程序有一造缺席,所以結果一面倒是意料之中。但此判決書論述太過武斷,竟認為軍人與政府人員非「人類」。依此論述,只要太平島一般民眾的人數增加,強化經濟活動,就有可能在國際法上重新被認為是島。

11段線不同9段線

國際法學者王冠雄表示,我國自1935年即已針對水陸疆界進行調查,雖然沒有劃出11段線,但已明顯顯示曾母暗沙即是我國疆界到達之處。內政部之前也曾出版了南海諸島位置略圖,並派遣海軍前往接收,測繪更詳細的地圖。

11段線是依據中間線原則而測繪,與陸地疆界一致,形同我國疆域線。而中國主張的9段線測繪方式與我國並不相同。此次仲裁針對的是9段線,但兩者內容差異甚大,我國主張不應受南海仲裁影響。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宋燕輝表示,有關於島礁地位的判斷,我們可以去質疑仲裁庭的法律程序及其公正性與客觀性。但此仲裁書未必是廢紙,反而可能會成為重要判例,台灣應更仔細且深入的了解判決書內容。

沖之鳥也不是島

宋燕輝指出,仲裁庭從歷史的角度認為,自古漁民對這些島礁的利用都是暫時性的資源採集,所以認為所有在南海的島礁都並不是島而是礁岩,但若以此標準,美國的金門礁及日本的沖之鳥其實都無法主張有其專屬經濟區。

「南海仲裁是政治性的。」宋燕輝強調,菲律賓利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去排除中華人民共和國及中華民國,以達到其政治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國際海洋法》的締約國,但是中華民國並不是,所以我們沒有接受南海仲裁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