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與異言─談領袖的權力 (施壽全)

施壽全 / 台灣老人急重症醫學會理事長 2016/04/26 11:30 點閱 1642 次
毛澤東詞作[沁春園‧雪],雖是詠歎語調,卻也真實反映了一些人內心的極致慾望:為了一統江山,爭當英雄領袖。 (photo by wikipedia)
毛澤東詞作[沁春園‧雪],雖是詠歎語調,卻也真實反映了一些人內心的極致慾望:為了一統江山,爭當英雄領袖。 (photo by wikipedia)

偶讀毛澤東詞作[沁春園‧雪],其中有一段「…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雖是詠歎語調,卻也真實反映了一些人內心的極致慾望:為了一統江山,爭當英雄領袖。

雖然不是人人都想當領袖,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如果事情能按自己的喜好或願望來決定或發展,或至少自己進行的工作,能不受到干擾,是大多數人共同的心聲與期待,則「自主與自決」,在相當程度上,其實已符合所謂領袖的精神,或就是在扮演領袖的角色。

自決與自主有不同層次,從管理某機構某單位到整個國家,都可以算是領袖。當然,自主與自決的範圍越廣,責任越重,但權力也就越大。

歷史告訴我們,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腐化,箇中的關鍵因素,就是在於,自主與自決形成的過程及其目的。

擁有權力的人,或者其爭取權力的目的原就有重大偏差,別人的意見當然妨礙其遂行意志,或者對自主與自決形成的邏輯有錯誤認知,便聽不進去他人的建議,身處的環境,逐漸就變成一言堂。

這種狀況,不僅在專制國家如此,民主社會的某些機構運作,也有相同的現象。於是,掌權者講出來的話,一向無人反對,更加讓掌權者沉醉於自以為是的迷思中,做出違背公益甚或傷天害理的事;雖然一時可能很得意,但最後將不會有好下場。

其實自主與自決並非就等於一意孤行或獨斷獨裁。有權力的人,若謙卑與虛心,可以察納雅言或異見,再形成政策。雖然有些觀點並非自己想出,或者與自己原本看法南轅北轍,但自己卻被說服了,都沒有關係,因為最終是領袖需要為政策負責,出於自由意願的判斷,這就是自主與自決。

良善的自主與自決,絕非一言堂,而是異言堂;有不同意見交相激盪,才能讓理論與思考更周全,讓規劃與決定更完整。有權力的人,願意接納異言,胸襟寬闊讓人欽佩,而能提出異言的人,也一樣必需有妥適的涵養,不能非要別人接受自己的意見不可。

當權者若因故不接受異言者的意見,可以溝通清楚原因何在,但異言者不能因為當權者未接受自己的意見,就罵當權者剛愎或腐化,「異言者」自行成了「一言堂」,與當權者的「一言堂」,一樣不足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