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The Brawl Begins
美國總統選舉 大亂鬥
2月1日開始,愛荷華州將進行總統參選人首輪的黨團內初選,接著移到新罕布什爾州,然後持續到3月1日,直到7月敲定。希拉蕊在黨內現在受到佛蒙特州參議員伯尼.桑德斯的嚴峻挑戰──他比前者更標榜自己是個民主黨社會主義者。共和黨的傑布.布希、馬可.盧比歐、約翰.卡西奇的幾位「正規軍」,則因為不按牌理出牌的泰德.克魯茲及唐納.川普而陣腳大亂。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政治菁英和溫和選民,都處在對民主政治高度不信任的狀態,而兩黨中本來被呈現的布希與柯林頓「世家對決」,現在卻幾乎要讓給去年才加入民主黨的桑德斯,以及根本就是政治門外漢的川普。
放眼西方,當前美國激化和憤怒的輿情並不特殊。英國政壇正被比桑德斯還要左派的工黨領袖柯爾賓席捲;法國極右派國族陣線近來勢頭大幅竄升;民粹型政黨目前在荷蘭、波蘭、匈牙利都是第一大勢力;向來顧全政治正確的瑞典,已有3成選民支持本土主義政黨。
然而,作為當前世界第一強權,中國崛起和中東聖戰主義的蔓延,的確攪亂了美國人的信心。克魯茲和川普已經在近來證明他們總能說選民愛聽的話,哪怕其政策顛三倒四。
以常理來說,初選引出的總是那些最激情憤怒的選民,當大家回歸務實理性後,正規的政治家就能勝出;但今年誰知道會不會投票日前又爆出個恐攻或醜聞,讓美國總統真的變成「那個人」呢?假使這種事真的出現,可以預料的是:日後悔不當初的,將是這些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