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游清淵台北報導】今年以來陸股ETF交投活絡,累計上半年成交值逼近6,600億元,不但超過去年全年,占比5.85%,更較去年全年1.88%大增。在ETF成交金額及占比一路升高下,股票成交金額及占比已明顯衰退。台北大學企管系教授陳達新指出,基本上也只有屬於一籃子股票概念的ETF,不會被大盤打敗,並具有簡單、彈性、成本低等特性。
ETF英文原文為「Exchange Traded Funds」,正式名稱為「指數股票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簡稱為「指數股票型基金」,寶來投信策略分析師暨研究副總監陳威良指出,一般投資人的全年度獲利,難以打敗大盤表現,因此指數化投資概念的ETF,已經成為新興且逐漸被大眾接受的工具。
ETF等於指數現貨
陳達新表示,如果選擇ETF做為投資工具,只要預測大盤即可,而不用選股,同時交易的成本也比較低,過去投資大盤只能投資選擇指數期貨,但是現在ETF等於是指數現貨,可以更便利的進行避險。
「ETF標的物都是公開的內容,如台灣50。」陳達新說,ETF不像封閉型基金,會因為折價而越來越少,特別是追蹤誤差非常小,可以相當貼近大盤,買賣的方式與股票相同,可說是兼具股票與基金的優點,但分類如果過細,可能會有非系統性的風險問題。
陳威良強調,「投資ETF要考慮流動性,目標越小越好。」此一商品的槓桿倍數為2.5倍,當然也可能會賠錢,是比較適合中長線、做為核心資產配置的操作,他提醒,「景氣燈號藍燈行、紅燈停」、「中長期KD值往上是買點,往下是賣點。」
三年內超過2千檔
玄奘大學財金系助教張志宏也表示,ETF放空限制少,與共同基金有些類似,因為可以買回、贖回,所以可以與大盤緊密的結合,限制上比現股少很多,但也不像指數期貨那般完全不受限制。
「預估在三年內全球傳統型基金將會減少一半,而ETF則會超過2千檔。」張志宏提醒民眾,如果透過ETF連結國外股票市場,要注意沒有漲跌幅限制,以及贖回等問題。在兩岸交流日趨活絡之際,投資大陸A股直達車有望開出。陳威良分析師指出,國內在2003年開始推出ETF產品,目前已有17檔、資產規模為800多億元,海外有4檔,都是連結中國或香港。
在2009年推出的滬深300是透過香港連結大陸,如果未來透過QFII額度,直接推出A股ETF,將可以百分之百原汁來投資A股標的,陳威良強調,就像台灣50的概念,如此對大中華基金,也可能會產生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