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府若要徹底根決遊民問題,一定要有「安身立命」的公共政策,絕對不是請吃便當、免費洗澡而己。
面對台北市長期無法有效處理的遊民問題,市長柯文哲卻表示:未來會集中發便當、給遊民洗澡的地方,在年底之前,一定讓萬華變乾淨。事實上,遊民問題的形成,除了有經濟結構性因素外,尚有其他風險因素的共同作用。
而變為遊民是需要過程也並非一蹴即成,經常是一連串的個人不幸事件、失利條件。例如人力資本不足、身心障礙、家庭暴力或意外變故,加上經濟不景氣、就業環境不佳、跨縣市的福利身份限制、家庭關係網絡薄弱,增加了個人露宿街頭的風險。
【從住宅政策著手】
北市府若要徹底根決遊民問題,一定要有「安身立命」的公共政策,絕對不是請吃便當、免費洗澡而己。柯文哲在面對市議員質疑時回答說:「難道把萬華街友送到陽明山,蓋別墅給他們住嗎?」其實,解決遊民的政策不僅是項「住宅」政策也是項「社會福利」政策。
在英國,針對遊民問題的對策,係從提供穩定居住的「住宅問題」著手,也就是:擬訂「法定遊民」的住宅法案,採取一種限定遊民對象範圍的有限補助策略。一旦確定申請福利的個人確實是非自願的遊民時,政府應優先提供遊民長期性住宅。
為了確立遊民的「優先需要」程度,英國政府也訂定優先指標作為地方政府審查資格的參考,如懷孕婦女及其家人、有兒童的家庭、風險的弱勢人士及緊急或災難事件導致的無家可歸,只要符合上述指標者就稱之為「法定遊民」,適用各種相關的福利給付。
美國的McKinney法案創造了一套計畫經費補助辦法,舉凡遊民所需的緊急收容所、過渡性住宅、健康照顧、心理衛生照顧、預防性方案、教育及職業訓練等,均依據其屬性分別由住宅與都市發展局、衛生社會福利部和榮民輔導處3個部門支出所需經費。
該法案則也同時通過經費補助研究示範計畫,以進一步瞭解遊民的形成原因與因應措拖。該法案的通過,最令人矚目的在於國會中的住宅、教育及健康等多元委員會願意整合,而政府部門願意跨部會整合相關業務。
【管制遊民數量】
解決遊民問題,台北市府要運用「開流節源」的「水塔理論」,必須兼顧來源的減少及出口的擴大,才能有效降低遊民數量。僅著眼於出口而忽略來源,遊民並不會減少。
每個水塔都有最大容量,當水滿出來,表示「遊民人數」已經超過社會可以容忍的量,可能溢到其他的地區,或是水塔破裂,天下大亂,所以不能只「開源節流」,也要「開流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