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空汙標準 莊秉潔提能源政策

游昇俯 2015/04/07 22:16 點閱 8277 次
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莊秉潔在「NGOs環境會議」中發表專題演講,為PM2.5達標獻策。(photo by 游昇俯/台灣醒報)
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莊秉潔在「NGOs環境會議」中發表專題演講,為PM2.5達標獻策。(photo by 游昇俯/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游昇俯台北報導】空氣汙染細懸浮微粒PM2.5的危害,已漸為國人認識。曾質疑六輕排煙有毒、遭台塑求償4000萬獲得勝訴的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莊秉潔7日演講,為國內PM2.5濃度擬定達標計畫,他參考美國、德國成功經驗,以天然氣及再生能源解決能源問題,並以收取環保稅捐及調高電價,推促產業轉型及南遷。

莊秉潔7日在「2015全國NGOs環境會議」發表專題演講表示,為讓國內PM2.5年均值降至15 μg/m3國家標準,須重新架構台灣的電力供應。他參考美國將天然氣作為電力基載(全年負載使用),及德國的太陽能發電已占20%的成果,相信可透過天然氣及再生能源解決台灣能源需求問題。

【工廠南遷 就近取電】
他建議,在天然氣尚未鋪設全台的狀況下,可將核三廠改為燃煤電廠,以備電力基載,核三廠位在台灣下風處,空汙影響也較小。「當南部電力較充裕,就可鼓勵台灣高耗能產業遷移南部,就近取得電源。」莊秉潔說,加上在東部設置天然氣接收站,可補充電力需求,「天然氣在許多國家已有跨州的技術,在台灣要環島一圈不是問題。」

為了讓社會能消化汙染的社會成本,莊秉潔也建議課收環保稅捐,由於目前核電價格被低估,提議計算核災風險,收取核災風險管理基金,並為鼓勵再生能源發展,可收取溫室氣體能源稅,及針對PM2.5排放收取健康捐。

【倡收環保稅捐】
莊秉潔說,「台灣空汙問題較具地域性,工廠設在北部,中、南部就會受害,」建議以課健康捐的方式讓大汙染源選擇設廠在南部下風處或人口不密集地區,「現在小朋友的過敏也證實跟PM2.5有關,這些稅捐便可用於肺腺癌治療及相關健檢,而不再讓健保來支付。」

另外,針對市長柯文哲打算在40公尺以上馬路鋪設自行車道的政策,莊秉潔從空汙觀點建議,自行車道應挑巷道設置,他說,「研究顯示,道路旁的空汙是一般情況的2到3倍,距離到150公尺以上才能有效降低,建議柯P規畫在巷道設置自行車道,部分巷道甚至可以只准機車、自行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