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東地區進入紅色警戒(陳清泉)

陳清泉 / 文字工作者 2015/01/26 23:54 點閱 1983 次
柏林舉行的外長會議籲停火,但烏東叛軍明確表態不接受明斯克協議規範,停火協議形同具文與美俄大國政治角力有關。(photo by BemPhoto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柏林舉行的外長會議籲停火,但烏東叛軍明確表態不接受明斯克協議規範,停火協議形同具文與美俄大國政治角力有關。(photo by BemPhoto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一紙停火協議無法提供烏東親俄地區免於戰火,烏克蘭全境的和平遙遙無期,普丁圖謀控制烏克蘭的野心,正以影武者的角色,宣告烏東進入紅色警戒。

德、俄、法、烏四國近日在柏林舉行外長會議,呼籲烏克蘭衝突雙方立即停火並從前線撤出重型武器,但雙方不僅未遵守明斯克停火協議,而且衝突有不斷擴大的跡象。烏東叛軍明確表態不再接受協議的規範,烏克蘭總理耶森尤克則要求司法部修法,將之界定為恐怖組織,更激化雙方的對立。俄烏之間地緣政治上的矛盾,才是停火協議形同具文的根源。

烏東叛軍有計畫地運用BM-21長程多管火箭砲攻擊烏克蘭東部大城馬里烏坡(Mariupol),種種跡象顯示,莫斯科在背後提供後勤支援。

沿著盧甘斯克─德巴澤維─哈里夫卡─頓內茨克─馬里烏坡的停火線來看,烏東正好形成介於俄羅斯、烏克蘭和親俄勢力之間的口袋地形,莫斯科要防衛克里米亞,在戰術上,就必須拉利用口袋戰術,藉由叛軍的攻擊力道,不斷與基輔當局協議停火範圍,最終,將克里米亞納入口袋內。這就不難理解,若無俄羅斯提供援助和軍事介入,烏東叛軍的武力根本無法將控制區擴大500平方公里。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略優勢,取決於美國如何看待克里米亞。如果歐巴馬選擇對烏克蘭政府軍轉移軍備和提供訓練,預估可在6-12個月之間縮小與接受俄羅斯軍援的叛軍的軍力差距。與此同時,要從禁航區進行空中攻擊,基輔當局必須付出更多代價。因此,封鎖克里米亞,從陸上切斷烏東與克里米亞的連結,將是美國、烏克蘭和其他盟國而言,是相對容易的選項。

距馬里烏坡200哩遠的克里米亞半島,是俄國有投射黑海海權的跳板,以及防衛大陸的灘頭堡。基於克里米亞半島海軍基地/設施地理上容易被孤立的戰略焦慮,莫斯科已做好發動全面攻擊,進佔烏東地區的準備。

在俄、烏和親俄叛軍相互指控對方應對掀起戰火破壞和平負責之際,烏東地區仍持續籠罩在戰爭迷霧中,但這絕非是孤立的事件,而是俄羅斯領土擴張戰略的一部分。烏東要解除紅色警戒,全看俄羅斯的態度和美國與北約的選擇。要普丁完全放手,唯一的途徑只有烏克蘭「脫歐入俄」,重置於俄羅斯控制之下,卻又與美國的歐洲戰略扞格,如此看來,烏克蘭的戰爭與和平,仍是大國政治角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