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王承中綜合報導】全世界已有近40個國家支持以美國為首打擊伊斯蘭國(IS)的行動。 美國國務卿凱瑞上週旋風式的中東訪問,成果十分豐碩。包含埃及、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卡達、約旦、伊拉克、安曼及黎巴嫩在內的10個阿拉伯國家,都願意提供空中打擊力量,共同對抗伊斯蘭國。
聯盟各國於15日在法國巴黎召開峰會,商討打擊IS的戰略,並於會後的聯合聲明中表示將通過任何必要的方式,支援伊拉克政府對IS的作戰,包括提供適當的軍事援助。
澳洲總理艾伯特在14日表示,願意在以伊拉克恢復安全的前提上,派遣6百名軍人,包括8架超級大黃蜂戰鬥機。英國首相卡麥隆在IS處決英國人質海恩斯後,也發表聲明,將以後勤力量支援美國的空襲行動。英國外相韓蒙德於15日於巴黎表示,英國將會再打擊IS的行動上擔當領導的角色。
法國國防部長15日也宣布,兩架以阿布達比為基地的法國戰機,起飛深入伊拉克境內,進行空中偵察,協助美國對IS的空中攻擊。挪威外交部長布倫德首度提出挪威正持續評估除了提供人道救援外,能同時進行軍事能力的建構,包括協助伊拉克軍方人員的訓練,但是仍需要經由國會的辯論後,才可知道結果。
回想到冷戰末期所發生的第1次波斯灣戰爭。主要是在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在獨裁者海珊的領導下無預警的侵占科威特,不僅引起全世界的公憤,更受到阿拉伯聯盟指責。1991年1月16日,以美國為首的34國聯軍,發動沙漠風暴行動,展開對伊拉克的反擊,經過42天的空襲及100小時的地面戰鬥,成功光復科威特。
然而此次,美國將不再派遣美軍赴海外進行大規模的地面戰鬥,而是擴大對伊拉克政府軍、庫德族武裝部隊及敘利亞溫和派反抗軍的裝備資助,並派遣顧問協助訓練。然而不少專家學者認為,僅以空襲的手段對付IS,將無法進行有效的打擊,且伊拉克政府軍又缺乏足夠獨當一面的地面戰力,對抗IS多國聯軍的效應,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