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習班老師為何更得敬愛?

謝宇程 / 文字工作者 2014/09/04 09:23 點閱 3517 次

我們常對補習班沒有好感,把教學這件神聖的事業當成生意, 總讓人覺得不太恰當。補習班超大班教學,常常又讓人聯想到填鴨,不符合一般的教學理想。甚至我們會以補習班數量、補習學生比例,來評判改教的失敗。

我在進行教育課題研究訪談時,卻發現一個意外的現象 -- 竟然有不少人在畢業數年之後, 依然對補習班老師抱持深度認同感,甚至懷抱敬佩感謝,至少在高中英文是如此。對補習班英文老師的認同感,甚至常遠高出學校的英文老師。

【師生各取所需】
如果問那些補過高中英文的人,他們往往對於補習班老師的特色與教學理念印象深刻:「某甲老師重視語言的習慣和直覺, 用大量閱讀讓我們自然學會。」「某乙老師重視課外單字,擅於解釋用字精確度,而且上課輕鬆幽默。」「某丙老師重視背單字, 常用比賽為手段,前幾名還發獎學金,對我的學習超有效果。」「某丁老師年輕漂亮,擅於教字根原理,幫助我們理解。」

在挑選補習班的過程中,學生會選擇比較:我相信誰的方法、解說方式讓我聽得懂,誰的上課方式讓我有精神,不會想睡……。於是,需要短期快速進步的人和願意長期奠定基礎的人,選擇不同的老師。希望深入了解原因的人和喜歡競賽得獎金的人,進入不同補習班。重視上課有笑話的人和重視老師長得好看的人,也各取所需。

因為自由選擇,學生都選到心中比較好的老師。而因為他的選擇,即使要付學費( 有時正因為要付學費),甚至是他自己壓歲錢中扣的學費,他更珍惜學習的機會,充分利用學習的時間與資源。同時,也因為自由選擇,老師們努力強化自己的教材、教學能力、上課趣味性,努力鼓舞學生,而達到更好的成果。

【便宜行事因循舊制】
其實,在教育部的課綱之中, 高中是「選課制」,而多數歐、美高中也都採行選課制。台灣的教學現場,因為便宜行事,因循舊制,只有選組,並沒有真正選課,更遑論選老師。這樣不只對學生不好,對老師也不公平。

學生因為亂碼、機率、命運, 被安排坐在教室,不得逃離。老師受保障台下有一群學生,但是卻沒有人能保證台下的學生適合這個老師、想聽他的課。其實, 無論老師多優秀,認真努力, 總會有少數的學生和教法、與老師特質不合。這個學生沒有換老師的可能性,只好發呆睡覺、玩手機傳訊息。這對認真的老師而言,不也是一種折磨嗎?

也許,正是看來殘酷的市場機制,讓補習班老師得以因才施教,被學生所感恩懷念。也許,正是看來溫情的責任使命機制,讓一般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常處於互相不配合的狀態, 讓師生的良緣變調走味。這個吊詭,也許當局者該好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