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張芮瑜綜合報導】少吃一點肉,可以拯救地球!最新研究顯示,若要保護環境並確保糧食能永續供應,必須減少肉類的消費總量,因為以目前乳製品和肉類的消費上升速度推估,未來畜牧業所產生的溫室氣體將達到8成,成為溫室效應的主因。
畜牧業所產生的溫室氣體占全球總量的百分比究竟多少,向來眾說紛紜、難以推估。據聯合國農糧組織2006年的調查顯示,畜牧業產生的溫室氣體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18%,比交通運輸的比例還要高。
【畜牧碳排危害環境】
但世界銀行前首席環境顧問古德蘭和高級研究員傑夫安亨卻認為,該研究並未算入牲畜呼吸時所排出的二氧化碳,經2人重新分析、統計許多先前未被列入的項目後,將數字上修至51%。
由於各國農作及畜牧方式、規模、種類的變動性與差異很大,加上納入計算的範疇不同,難以有絕對數值,但肉類生產排放大量溫室氣體,危害環境的事實卻是無庸置疑。
據BBC報導,一項由劍橋大學和和亞伯汀大學的研究預測,若肉類和乳製品的需求以目前的速度持續上升,由糧食生產產生的溫室氣體將會達到80%,這將使其難以達到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全球目標。
【農地轉換影響加劇】
該研究強調,全球受美國飲食方式影響,各地漢堡速食餐廳林立,導致肉類和奶製品需求大幅增加,若情況持續,恐使愈來愈多林地或農耕用地被轉換為畜牧用地,以滿足消費者的肉品需求。
不僅砍伐森林將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牲畜排放的甲烷和過度使用化學肥料產生氧化亞氮氣體,對溫室效應的影響,分別是二氧化碳的72倍和30倍,3者都將加速全球氣候暖化現象。
首席研究員柏加納表示,我們吃的肉愈多,則愈多農地被轉為畜牧用途,但轉換成畜牧用地後,土地使用效率低於3%,「從林地轉為農耕地再到畜牧用地,每個階段的損失漸增,而這都肇因於我們的食物取向。」。
研究也顯示,若發展中國家的農民都能將土地的收益率發揮至極大值、世界人口不再浪費食物,加上推展健康的飲食習慣,此3項措施將會對整體情況產生根本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