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資訊不透明 學者盼公開參與

方家敏 2014/08/05 17:46 點閱 3294 次
高雄氣爆事件凸顯政府資訊落後與救災不力的問題,學者要求政府公開資訊,並建立完整而透明的決策機制。(photo by高雄市政府)
高雄氣爆事件凸顯政府資訊落後與救災不力的問題,學者要求政府公開資訊,並建立完整而透明的決策機制。(photo by高雄市政府)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台北報導】高雄氣爆事件凸顯政府資訊落後與救災不力的問題,台大風險分析協會5日邀請學者召開論壇。會中學者指出,此次最嚴重的問題在於政府缺乏風險管理、「全災難」預防的應變機制。而導因在於沒有充分告知民眾風險下的土地利用,又不讓公民參與決策。他們呼籲,除了中央應修法檢討,更應納入公民參與政策討論,成立專責機構。

【中央設專責機構】
「高雄過去幾10年來撐起全台灣的石化工業重責,難道中央政府不應該保護當地居民的健康與安全嗎?」台大風險學會理事長、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詹長權指出,不管是根據英國或美國的石油管線標準,高雄現行設施完全不及格,沒有充分告知民眾風險下的土地利用。

詹長權認為,這種跨行政區的重大災害,應是中央政府的責任。若政府不去引用、參考他國法律,設立專責機構,把責任推給沒錢、沒人的地方政府,就是中央失職。他說,政府要找業者、公民團體一起討論,更要痛定思痛,大規模變更管線與土地使用,下決心犧牲石化業產量、減少工業區,或犧牲城市裡的公共空間。

【資訊公開民眾參與】
「現在重點在於很多資訊不透明,消防員怎麼知道地下管線是丙烯?」中國醫藥大學風險管理系副教授許惠悰說,有專責機構不一定就能解決,因此重點在於,發生風險的資訊如何透明化,並正確地運用在管理層次。

成大STS教育部專案助理教授翁裕峰說,現在台灣管線資料處在資訊不對等的情況,承受風險的公民無法與管理者、大企業討論如何解決問題。他說,經濟部已將歷年來管線爆炸的事件納入油料緊急應變計畫,即表示經濟部是主管機關,怎能說沒有責任?「重點是由誰掌握社會的話語權,來詮釋現行法律如何操作和使用,公民也應被賦予這樣的權利。」

【建立風險救災機制】
翁裕峰表示,災防主管機關在每次災禍發生時,沒有完整檢討災害整備、稽核、災害應變、第一現場操作等疏漏,再回頭看應變制度如何做調整。「這次毒災應變隊花了4小時才知道洩漏氣體是丙烯,雖是全台最先進的專業人員,卻是環保署委託約聘,既非警消,也不是公務人員,每年出勤至少100次,且僅負責毒化物,可見政府過去從沒考慮『全災難』的完整應變措施。」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教授洪文玲說,整個高雄大大小小的工業區除了會發生程度不等的爆炸意外,空汙、噪音還對當地區民造成健康風險問題,工程的人為疏失和自然因素(如:管線老舊、海鹽鏽蝕等)。她認為,政府政策不僅缺乏預防性原則、風險評估能力,也剝奪民眾知的權利,應建立完整而透明的決策機制,納入公民參與政策,並成立專責機構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