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造假歪風 多國有慘痛案例

方家敏 2014/07/15 19:36 點閱 6965 次
世界各地都曾發生震驚國際的學術造假案,學者常因利欲薰心而違背學術倫理。 (photo by JD Hancock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世界各地都曾發生震驚國際的學術造假案,學者常因利欲薰心而違背學術倫理。 (photo by JD Hancock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綜合報導】前教育部長蔣偉寧涉入學術醜聞案在台灣引起不小的波瀾,但事實上世界各地都曾發生震驚國際的學術造假案,學者因利欲薰心而經常違背學術倫理。美國聯邦科研誠實辦公室(ORI)估計全美每年共有2325件學術造假案,2004年舉報的274件僅是冰山一角;荷蘭的心臟學術研究案因有嚴重瑕疵,導致全歐洲80萬名患者死亡;就連學術氛圍嚴謹的德國近年都曾連環報出高官論文抄襲的案例,部分官員因而被撤銷博士學位、下台負責。

【中國審查制度鬆散】
根據醫學期刊《柳葉刀》社論指出,中國學者在2008年發表27.1萬篇論文,占全世界總量的11.5%,卻曾多次發生國際期刊造假事件。因此中共當局應該建立健全而透明的制度,專責處理學術違紀事件,避免發生更多的學術造假醜聞。

BBC報導,中國井岡山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講師鍾華和工學院講師劉濤,發表在英國《晶體學報》的70篇論文均涉造假,企圖修改已發表經體結構中的1、2個分子後充當新晶體結構,重新發表論文。2人除了被開除職務,並撤銷專業技術資格,還被開除中共黨籍。

【美嚴重學術造假】
美國聯邦科研誠實辦公室2005年曾發布數據指出,2004年美國舉報的科學研究造假案就高達274起,比前1年激增50%。且科研誠實辦公室推估,每年獲得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資金援助的15.5萬名研究人員,可能至少知悉2325項同儕造假事件。

哈佛大學博士、麻省理工副教授范‧帕里耶斯自2000年進入MIT後,在《科學》等期刊上發表10多篇論文,被譽為免疫學界金童、百年難得的天才。但經校方調查後發現,帕里耶斯至少在1篇論文與數篇手稿中編造數據,申請科研基金時還杜撰了共同作者姓名。

【德高官也爆抄襲】
德國前國防部部長古滕伯格擁有男爵爵位,原為法學博士,卻於2011年被爆出法學博士論文涉嫌抄襲剽竊,將國會研究員的報告原封不動占為己有,且有多達270頁無註明出處。最後因嚴重違反學術倫理,褫奪其博士學位,並且在各界連署撻伐下辭去國防部長一職。此一事件影起軒然大波,其後還有德國聯邦議院議長拉莫特、自由民主黨議員米琳、自由民主黨市長戈特史密特等都遭到審查,部分被撤銷博士學位。

荷蘭的權威心臟學家波德曼斯曾發表過300多篇論文,他曾擔任2項重大臨床實驗的負責人,其研究結果讓β受體阻斷劑類藥物成為手術病人的慣例用藥,收錄在臨床指南。經過反覆測試後有研究人員發現,β受體阻斷劑類藥物會讓患者更容易中風,且死亡率提高27%,全歐洲估計有80萬人因而死亡。儘管80萬的數字被認為灌水,但也證實波德曼斯的研究多有疏漏與錯誤。

歐洲學術造假中影響最大的就屬貝爾實驗室的舍恩事件。知名研發機構貝爾實驗室前後出了6位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推出2.8萬項專利。德國科學家舍恩曾在3年內發表80多篇論文,全球上百個實驗是打算從製其研究成果,卻毫無成效。2002年舍恩的論文被發現竄改實驗數據,在實驗是中的原始數據也完全被刪除、也沒有實驗樣品,證實造假。最後他的博士學位於2004年遭撤銷。

【日、韓兩大造假案】
韓國首爾大學研究者黃禹錫於2004年和2005年,於《科學》期刊發表2篇論文,聲稱利用體細胞的細胞核轉植,製造出胚胎幹細胞。一度被《時代雜誌》評選為2005年最令人讚嘆的發明,甚至被譽為諾貝爾獎新星。最後卻被揭發多項研究結果造假、挪用政府巨額研究經費。而近年日本學術界最令人吃驚的學術造假,莫過於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發育再生科學綜合研究中心的小保方晴子,在STAP新型萬能細胞論文中有竄改、捏造等不當行為。

針對學術界的造假現象,《科學》期刊發展一套標準,據以決定哪些論文需要特別小心謹慎的審視。凡是涉及可觀的公眾利益,發表意想不到、違背直覺的結果,或是碰觸到具有高度政治爭議性領域的論文,就可能列入觀察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