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靈長類的「聰明靈巧」,源於從土裡及樹幹中捕食昆蟲的行為。美國華盛頓大學及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團隊,日前在《人類演化期刊》發表研究指出,靈長類在食物較缺乏的旱季,會捕食白蟻等昆蟲,對「擴充」腦容量及促進大腦發育極有幫助。
過去研究即曾指出,靈長類在缺乏水果等主食的季節,會改吃樹根、植物塊莖等「備案食物」,這些食物也為靈長類帶來強壯的下顎、堅硬的牙齒及「來者不拒」的消化系統;華盛頓大學人類學助理教授亞曼達梅琳表示,南美捲尾猴的備案食物是深埋在土裡或樹幹中的昆蟲,蛋白質含量遠高於植物,有助腦部發育。
研究人員以捲尾猴為實驗對象,分析捲尾猴使用工具等大腦認知功能後發現,不同種的捲尾猴,大腦發育程度也不同;一種Sapajus猴會利用小樹枝挖樹幹裡的昆蟲來吃,Cebus猴則會拿蝸牛撞擊樹幹,把蝸牛殼打破後吃到肉,卻不會像Sapajus猴一樣使用「工具」。
究其原因,Cebus猴主要生活在終年氣候濕暖的熱帶雨林中,食物不虞匱乏,Sapajus猴則住在乾濕季較分明的地區,是以練就一身覓食的好本領。梅琳分析,覓食技巧、手部挖掘及「抓握」等能力,都牽涉大腦「運動感覺區」的功能,從「天擇」角度來看,運動感覺區愈發達的捲尾猴,愈能在乾濕季分明的地區存活。
Sapajus與Cebus猴約在「中新世」晚期,也就是距今2300萬至530萬年前「分家」;梅琳等人分析兩者共同祖先的腦部發育程度後發現,「祖先猴」的運動功能區較類似Cebus猴。梅琳指出,演化層級更高的黑猩猩不但會用工具捕捉白蟻,甚至會「修改」工具,讓白蟻更容易「上鉤」,而在200至120萬年前居住於南非的原始人「羅百氏傍人」也常吃白蟻果腹,都是「捕蟲」促進腦部發育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