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帶血寄存契約 應詳讀再簽

杜胤廣 2014/07/02 14:02 點閱 3050 次
臍帶血保存已有定型化契約規定,目前符合規定的國內業者只有13家。(photo by 維基百科)
臍帶血保存已有定型化契約規定,目前符合規定的國內業者只有13家。(photo by 維基百科)

【台灣醒報記者杜胤廣台北報導】臍帶血保存風險高,價格不貲,如何辨明合法的業者?衛福部風險管理組2日上午針對消費者如何正確認知臍帶血,在寄存服務、定型化契約與相關觀念進行宣導。自「臍帶血保存定型化契約」頒訂以來,食藥署在2013年查核市面臍帶血寄存業者契約項目,不合格比例已從前年的78%降至2%。

為使消費者與臍帶血保存業者雙方有明確的法制化契約規定,從2011年9月衛福部就訂定出「臍帶血保存定型化契約」,以保障雙方的權益。食藥署更自2012年開始,針對轄區內的臍帶血寄存業者,進行定型化契約的查核,各項目不合規定比例達78%,去年查核僅剩2%不合規定。至今取得設置許可的臍帶血保存庫共計13家,其中有9家提供臍帶血寄存商業服務,4家提供臨床實驗。

「臍帶血不是萬用救命丹,任何保存機構都不能以任何形式或廣告,來保證臍帶血可以治療任何遺傳性、血液的疾病。」食藥署風險管理組長蔡淑貞說,為避免業者過度行銷,誇大其詞,宣傳臍帶血功效,早已在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事項中明確規定,「目前醫學上臍帶血的效用仍在研發階段,治療功效仍具高度不確定性。」

「一般醫師不見得都願意替孕婦採集臍帶血。」花蓮慈濟醫院主任楊國梁表示,生產過程有太多不確定性因素,大部分孕婦幾乎都在臨盆前才決定是否儲存臍帶血,醫師需在匆忙中判定適不適合儲存,因為臍帶血若不足40毫升就無法儲存,再加上收集後須在48小時內入庫並送驗,若結果呈現陽性反應,也不能儲存。

「臍帶血是否能用在未來治病,仍存在個體差異,保存也有風險。」楊國梁說,即使臍帶血中的特定成分可用於治療特殊疾病,但不代表所有產婦的臍帶血都能達到相同的療效,因為臍帶血的細胞量、解凍後的細胞存活率,還須檢驗有無受到微生物汙染,效果也與接受移植者體重有關。

蔡淑貞說,臍帶血定型化契約中就規定業者,從採集、運送到保存的48小時內須完成所有程序,若有違反契約規定,就得退費,甚至發現臍帶血不適保存,業者也必須以書面通知業者拒絕保存,並全數退費。

食藥署建議產婦,若要尋找臍帶血保存庫,需看清楚業者是否有取得衛福部許可的核備字號,多比較不同業者的契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