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勞死創新高 中國超過日、韓

方家敏 2014/07/01 15:19 點閱 3275 次
受到亞洲職場文化與全球競爭潮流的影響,中國近年來正面臨新一波的過勞死高峰。 (photo by  hiyori13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受到亞洲職場文化與全球競爭潮流的影響,中國近年來正面臨新一波的過勞死高峰。 (photo by hiyori13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綜合報導】受到亞洲職場文化與全球競爭潮流的影響,中國近年來正面臨新一波的過勞死高峰。不僅私人大企業頻傳員工超時工作、過勞死的消息,近日連中國的公務員都因過度加班、出差而猝死。儘管有學者指出,猝死與過勞的直接關係很難界定,但政府並沒有訂出相關規定,也未將過勞死納入勞保範疇。

《中國經濟週刊》報導,如今中國是世界上工作時間最長的國家之一,超過日、韓。據調查,60%的受訪者表示,時常工作超時至少2小時的情形。中央經濟幹部局的資深官員李建華日前死於過勞,享年48歲。他所屬部門掌管中國6.2兆的信託與資金流通,在過去半年內他到中國10個省份出差,並與68間信託公司的代表見面,該部門每日工作到半夜。

根據《彭博社》報導,中國大陸每年約有60萬勞工猝死,中國最大的社群網絡「新浪微博」是高科技人才趨之若鶩的網路公司,但也傳出不少超時工作、壓榨員工的醜聞;其他如知名的奧美廣告公司、普華永道會計事務所都曾傳出有20多歲的年輕員工過勞死的案例。

中國勞工論壇指出,中國的公部門過去是福利最優的鐵飯碗,不論是食宿或子女的就學照顧。但在1980年代後,政府走向黨國資本主義,為節省開支連公部門都得削減成本,公職人員也必須犧牲健康與家庭。在私部門,企業主也以削價競爭的方式,要求少量的員工進行超量的工作。比起藍領階層的基層勞動,近年來有更多白領階級每日工作超過8小時。

天普大學亞洲研究教授金思頓指出,亞洲的職場文化普遍有不成文的加班規定,除了「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似乎只要不加班就等於「工作不認真」、適度休假就代表「職位不重要」,此現象曾經以日本最為嚴重,甚至早在幾十年前就有「過勞死」的現象。一般而言,過勞死並沒有特定的症狀,多會呈現心臟病、顱內出血,或心臟性猝死的現象,發病突然且難以預防。

日本政府1994年起便訂定標準強調,只要勞工在死亡前24小時仍持續工作,且死前一周每天工作超過16小時,或前一個月加班超過1小時,公司就必須對員工負責。日本於2012年針對有成員過勞死的813個家庭進行賠償,其中有93例是自殺身亡。但事實上,2013年因工作相關因素自殺者就有2千人,過勞死則有上萬人。

儘管學者強調,媒體指稱中國60萬的「心臟性猝死」並不完全等於過勞死,而是由各種心臟疾病引發的自然死亡,但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勞保範疇中,並不包含因超時工作而間接導致死亡的相關規範,等於不承認有「過勞死」的現象,讓勞工缺乏基本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