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國內帕金森氏症研究獲選為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回顧》6月號的研究焦點。林口長庚醫院團隊日前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神經學》的研究,歷時5年多、分析逾300個臨床病例,透過「AV133正子影像」系統,突破過去帕金森氏症難以早期診斷及評估疾病嚴重程度的瓶頸,對該疾病的診斷、預後及藥效評估都大有助益。
長庚分子轉譯影像中心主任閻紫宸指出,全台約有3至4萬名帕金森氏症患者,主因為腦內中腦部位負責製造「多巴胺」的「黑質細胞」退化所致;臨床上分為5期:第1、2期係輕微肢體症狀,第3期會出現行走或平衡障礙,但患者尚能自理生活,第4、5期後則需仰賴他人照護。她表示,出現肢體顫抖、僵硬、行動遲緩等症狀時,黑質細胞常已死亡逾半,因此亟需早期診斷及治療。
【缺乏有效診斷法】
現階段臨床上缺乏早期診斷帕金森氏症的有效技術,閻紫宸指出,包括抽血、腦部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對疾病診斷並無幫助;長庚核子醫學科主任林昆儒解釋,中腦部位的黑質細胞數量並不多,就算「全部死光」,該部位的神經結構仍無明顯變化,使電腦斷層及磁振造影等技術,無從分析疾病與正常腦部的差異。
長庚神經科學中心主任陸清松表示,治療帕金森氏症的另一困境,是難以具體描述病程的變化,多採「症狀量表」來追蹤療效,未盡客觀及精準;閻紫宸分析,目前臨床上使用的「鎝99m-多巴胺轉運體分子造影」雖可協助診斷,但影像品質及偵測範圍都受限制,而長庚5年前開始研發的AV133正子影像技術則已突破侷限,能精準區隔正常老化及帕金森氏症,相關研究兩度登上《核子醫學期刊》。
【評估嚴重程度】
林昆儒指出,AV133是一種放射性追蹤劑,由於分子小、又為「親脂性」,透過靜脈注射進入人體後,可通過「血腦障壁」深入大腦,並進入與多巴胺、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等3種物質有關的神經細胞內部,與「囊泡轉運體VMAT2」結合,而VMAT2又與多巴胺相連,因此當黑質細胞減少分泌多巴胺時,與VMAT2結合降低,AV133顯示的放射性訊號就會減弱,即可據此評估帕金森氏症嚴重的程度。
「AV133系統可分辨早期帕金森氏症,並區別疾病嚴重程度,」閻紫宸表示,該技術可直接「定量」影像數據,作為評估藥效、預後及病程的基準;長庚腦神經內科副教授翁意欣說明,典型帕金森氏症與「進行性核上眼神經麻痺症」、「皮脂基底核退化症」,或部分中毒、中風引發之續發性症候群的初期症狀相似,治療方法卻大相逕庭,未來可望藉由AV133正子影像技術,進行正確的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