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出現 改變對世界的認知

李昀澔 2014/06/11 23:03 點閱 4074 次
英國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暢銷書《大數據》作者維多麥爾荀伯格應邀來台,親切為書迷簽名,且幾乎有問必答。(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英國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暢銷書《大數據》作者維多麥爾荀伯格應邀來台,親切為書迷簽名,且幾乎有問必答。(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大數據』就像是影片取代了照片,改變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英國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暢銷書《大數據》作者維多麥爾荀伯格11日應邀與教育部長蔣偉寧、新北市長朱立倫等人對談,吸引千餘名民眾到場聽講。他以網路業龍頭谷歌、美國最大零售商沃爾瑪等企業運用大數據等例子,說明大數據正在改變全球各國政策及各行各業的走向。

「以前在拍照當下,就必須決定聚焦何處、誰是主角,」麥爾荀伯格表示,大數據是「不管你想不想要」,所有相關的資料都會湧入視野,「就算按下快門時還沒準備好,事後還可以找焦點。」他強調,過去人類蒐集資料能力有限,所以格外講求準確性,但大數據以「海量」壓低蒐集資料的成本,克服資料品質參差不齊的問題,「看的是整片森林,而不會計較一兩棵樹。」他說。

【流行病疫情預測】
《大數據》書中第1章指出,美國疾管局在2009年H1N1流感大爆發期間,由數百人負責分析各地醫師通報的病例資料,但結果出爐時,往往與當下疫情有1、2週的時間落差,而谷歌以其15年來每年逾50億筆的搜尋資料,比對5百億個關鍵字與過去的流感資料,竟然得到與疾管局相似的統計結果,甚至還能預測疫情發展。

「大數據也應用在早產兒的醫療上,」麥爾荀伯格表示,早產兒易受病菌感染,出現症狀才用藥常已太遲,多倫多大學團隊與IBM合作,以特製感應器接收嬰兒身上每秒1200筆心跳等資料,進而從大量數據中歸納出疾病前兆,可在發病前一天準確預測,「有趣的是,這項研究的發起人不是醫師,而是個電腦博士。」

【資料處理速度倍增】
「大數據的資料總數每2年半就會『翻倍』,」麥爾荀伯格分析,麻省理工學院2000年時研發的天文望遠鏡,1個月收集的數據量就超過「從古至今」的總和,而即將在2016年啟用的「新一代」,只要5天就能完成過去10年的所有工作。

麥爾荀伯格強調,過去以釐清「因果」作為解決事情的方法,大數據則以「相關性」來回答各種問題;「沃爾瑪從交易資料中發現,颶風來襲前不只電池、手電筒銷量增加,連一種類似草莓果醬吐司的甜食也會熱銷,」麥爾荀伯格直言,「為什麼颶風來了要吃甜食?」根本不重要,沃爾瑪只要趕在暴風雨來臨前「把庫存的零食全部上架」就好。

【改變商業獲利模式】
近年來,使用率越來越高的「谷歌翻譯」系統,其實也源自於大數據;麥爾荀伯格解釋,美國耗費十億美金,企圖以字典搭配2百個文法規則,翻譯情治單位取得的大筆俄文資料終告失敗;谷歌延伸IBM提出的改良方法,改以兩種語言間單字彼此對應的「機率」進行翻譯,並以翻譯書籍、電器使用手冊等多語言文件為資料庫,打造出目前歐美各國普遍感到「翻得還不錯」的翻譯系統。

麥爾荀伯格指出,人們最關心住家附近的天氣,但小範圍的天氣由於缺乏統計數據,非常難預測,「德航把飛行途中蒐集到的氣象資料全給了德國氣象局,竟使預報準確率提升7%。」

麥爾荀伯格也在書中提及一家荷蘭手機公司把「基地台變氣象站」的故事,原來手機訊號會受天氣變化影響,該公司只是統計各基地台蒐集的氣象資料後售出,「沒有多投資一塊錢,就改變了公司的獲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