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賴義中台北報導】向昆蟲學習!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沈聖峰領軍,透過操縱具社會性的尼泊爾埋葬蟲在不同海拔、氣溫下的繁殖行為,發現甲蟲類的埋葬蟲能夠以合作取代衝突,克服物種競爭或環境變遷的考驗,為人類合作對抗氣候變遷提供重要參考,論文刊登於《eLife》期刊後即引起熱烈討論。
【埋葬蟲社會性強】
尼泊爾埋葬蟲為在台灣海拔300至2700公尺間廣泛分布的鞘翅目甲蟲,埋葬蟲之名源於其清理小型脊椎動物屍體的習性。埋葬蟲可說是「親情」濃厚的昆蟲,在除去屍體毛髮、塗抹分泌物質進行防腐抗菌處理後,牠們會將屍體埋入土中,並圍繞屍體產卵,供幼蟲孵化後取食,甚至親自哺育。
特別的是,數隻埋葬蟲常會合作生殖,但由於屍體屬稀有資源,在低海拔較高溫地區,就必須面對蠅類的激烈競爭。埋葬蟲繁殖工程浩大,但蠅類只消5日就能分解完屍體,究竟埋葬蟲要如何對抗蠅類?
【合作繁殖機率高】
研究團隊在梅峰農場採集大量埋葬蟲後,以2隻作為小群體,6隻作為大群體,針對不同海拔及溫度進行操縱性實驗,4年間共取得92組資料及全程錄影4488小時,並定義埋葬蟲的合作和衝突情況。
研究發現,在中高海拔區中,蠅類因氣溫較低而數量較少,因此無論群體大小,彼此均會互相爭奪屍體;不過,在溫度較高、蠅類競爭壓力強的低海拔區,小群體埋葬蟲的繁殖機率雖相當低,大群體的繁殖機會卻明顯較高,錄影分析結果顯示大群體在低海拔中的衝突頻率較中高海拔為低,合作時間則加長。
【人類應體認威脅】
沈聖峰解釋,埋葬蟲壽命約2至3個月,由於雄蟲可能只有1次繁殖機會,彼此往往打到「斷手斷腳」,雌蟲亦有對抗行為,但面臨蠅類競爭,埋葬蟲會炮口一致對外,聯手將屍體中的蠅卵或蛆蟲挑出,除去毛髮,進行防腐工程,再共同挖掘地洞,減少時間消耗。他認為,這顯示社會性生物確實能夠在有共同利益的狀況下,由競爭轉向合作。
至於埋葬蟲合作給予人類何種啟示?沈聖峰強調,面對氣候變遷,人類最大的挑戰來自彼此不合作,而非競爭,如各國無法通力合作減低碳排量。他說,氣候變遷帶來的不僅止於災害,如暖化也會導致瘧蚊孳生,人類必須體認到共通的威脅,才能攜手合作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