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寫了第一個故事之後,才發現街友也跟普通人一樣,需要愛與信任。」台南恩友中心的傳道人劉奇峯說,一般人較少接觸街友,容易存有恐懼或刻板印象,當他站在同為街友們的角度關懷他們、述說他們坎坷的故事時,沒想到外界的善心不斷湧入,成為溫暖的循環。
傳道人劉奇峯從小在基督教浸信會長大,經商時遭朋友陷害,一度破產,淪為「街友」。劉奇峯說,雖然自己是基督徒,但以前流浪時,也曾被教會拒絕過,因此,他更明白街友不被人接納的種種負面印象。
劉奇峯印象深刻地回憶說,過去在彰化市區流浪時,長髮披肩,有一次餓得受不了,經過一間大教堂正聚完會,看見教會內擺滿了許多食物,許多青少年也在旁彼此交談、享用食物,他心想應該有機會要點食物,但出來接待的人竟打發他離開教會。
他坦言,這件事讓他對教會感到失望、痛心,但他仍相信上帝必在他的軟弱上,加添能力,因為「人總在傷痕累累的時候,看見信仰的真實。」最後,他來到恩友中心,逐漸找回對自己與人群的信心。
2012年,劉奇峯轉調來台南負責恩友中心時,因人生地不熟,雖然了解街友們真實的貧窮處境,但手上沒有太多的資源,根本不知從何幫助街友們重新站起來,於是他不斷地禱告,希望上帝賜給他智慧,「我想起每當與街友聊天時,都有收穫,可以趁自己還沒忘記時,爬文下來。」於是,開始他說恩友故事的生涯。
劉奇峯曾經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記錄一位街友的轉變,他在一篇名為〈再活一次的阿清〉的文章中,內容提到阿清過去年輕時逞兇鬥狠,愛賭、愛喝酒,沒有老婆,最後放棄自我,淪落街頭。「阿清常常超過規定的時間前來用餐,那時候,我的心還沒有那麼柔軟,不懂得體恤別人,總是用規定擋他在門外,要他下一餐再來。」劉奇峯說。
劉奇峯與阿清成為好朋友的機緣,也就在他常用規定,擋他在門外時,才了解到阿清遭遇的困難與痛苦,文中提到,「有一次我又照例把他擋在恩友門口,他才無奈的跟我說:『我常常撿資源回收品,有時候撿一整個晚上,20元都賺不到,來恩友這一餐,是我一天中唯一可以吃飽的一次....』」之後,他很自責自己也曾是街友,竟然沒察覺阿清的困境。
劉奇峯後來宣布,只要工作與情況特殊的人,可以事先登記、超過用餐時間都能來吃飯。從此,他與阿清也成了好朋友。
「沒想到寫故事也能開始改變人們對街友們的想法。」劉奇峯說,以前沒有半個牧師肯願意主動來,只有自己一個人,每天面對2、3個街友,後來台南神學院的校牧幾乎每個月都會來恩友中心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