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風的樣子》 陳穎彥探索盲人心

杜胤廣 2014/05/12 21:01 點閱 2727 次
新銳導演陳穎彥帶其新作《起風的樣子》參加2014華語視像藝術節首屆「Vision_Taiwan」單元之開幕片,獲得熱烈迴響。
新銳導演陳穎彥帶其新作《起風的樣子》參加2014華語視像藝術節首屆「Vision_Taiwan」單元之開幕片,獲得熱烈迴響。

《起風的樣子》 陳穎彥探索盲人內心

「視障者或其他障礙者的內心世界跟一般人沒什麼不一樣。」台灣新銳導演陳穎彥出席11日倫敦國王學院的華語影像藝術節新單元「Vision Taiwan」開幕儀式中表示,《起風的樣子》是他的畢業作品,希望自己在社工背景的狀況下,拍出視障者間的友情與愛情,因為我們常常會將身障者與一般人分門別類,但事實上我們自己早已為身障者貼上「無法撕去的標籤」。

電影《起風的樣子》被評選為英國2014年華語影像藝術節新單元「Vision Taiwan」的開幕片,開幕片除了有導演陳穎彥的作品外,「Vision Taiwan」單元也邀請了台灣導演的7部作品,包括陳誌漢的《日暮之前的領悟》、陳靜儒的《Disorder》、呂佩亭的《如果吃魚是因為我們肚子餓》、蔣明偉的《青蛙》、盧彥中的《瘋顛狂書道館》以及沈可尚的《築巢人》等作品。

陳穎彥受訪時表示,拍這部片的動機,是為了替所有人「去社工化」,因為除了社會工作者以外,我們本身並不知道自己已將身障者與一般人分們別類,但其實身障者的內在與能力有時反而比一般人強很多,我們不應該把身障者「標籤化」,對待他們應一視同仁。

文化藝術前進綠島

「我是個軟弱的人,因為有他們我才得以在困境中生存。」1951年5月17日第一批被移送綠島的政治受難者蔡焜霖,出席12日上午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辦的綠島人權藝術季行前記者會時,回想63年前的今天(12日)時感慨說,當年僅19歲的他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和他一同遣送綠島的楊逵、胡鑫麟、蘇友鵬等政治犯,若沒有這些前輩的存在,他根本不知道歷史真相與人權的價值。

「火燒島人權紀念日」即將屆滿63周年,國家人權博物館特別在12日下午邀請當年的政治受難者與家屬,重述一段堅持理想卻遭迫害的知識青年,共同交織出的感人故事。國家人權博物館準備在16、17日前進綠島,舉辨人權藝術季,以不同世代的音樂、舞蹈及短劇,向政治受難者致敬。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主任王逸群表示,人權館每年會透過人權紀念活動,讓歷史記憶傳承,以提醒國人迫害人權的作為,不能重來。另外,也希望透過活動來進行偏鄉人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