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然獻藝 奏演俄國民謠協奏曲

杜胤廣 2014/04/21 15:55 點閱 2279 次
金水然精湛的技法,不僅令人嘆為觀止,更在一連串俄國後浪漫時期的演奏作品中,帶出俄國音樂史中的美麗與哀愁。(Photo by 杜胤廣/台灣醒報)
金水然精湛的技法,不僅令人嘆為觀止,更在一連串俄國後浪漫時期的演奏作品中,帶出俄國音樂史中的美麗與哀愁。(Photo by 杜胤廣/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杜胤廣台北報導】南韓小提琴獨奏家金水然21日拿著17世紀古董名琴「exCroall」,演奏起俄國作曲家葛拉祖諾夫一生唯一的作品《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甜美明亮的音色,加上高難度的「撥弦」技巧,聽起來就像「蘇格蘭民謠」一般,充滿田園風情,詮釋出俄國後浪漫時期,民族意識的抬頭。

台北市立交響樂團21日邀請俄國指揮家維畢斯基與金水然同台排練,金水然精湛的技法,不僅令人嘆為觀止,更在一連串俄國後浪漫時期的演奏作品中,帶出俄國1862年經歷莫斯科政變、十月革命的歷史情調,以及到20世紀初,跳脫浪漫時期的音樂傳統。

金水然表示,自5歲接受麥雅斯啟蒙小提琴後,就培養了對「異國文化與歷史」的認識;葛拉祖諾夫的作品在樂曲中加入高難度的「撥弦」技巧,這種類似「彈吉他」般的編曲,不論在節奏與音色上,都打破傳統浪漫時期的音樂,呈現鄉土民謠旋律,就像作曲家當時以此作品贈送朋友一樣,傳遞出民族同袍間的美好情誼,也能感受到當時的歷史氛圍。

「俄國新音樂雖是一種突破,但沒有忘記傳統。」維畢斯基說,此次演奏的作品都是俄國後浪漫時期的作品,除了可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式外,這些作品都是當時被「遺忘」、「批評」的作品,甚至作曲家晚年在創作中鬱鬱寡歡,嗜酒如癡的人生百態,都表現在俄羅斯音樂中,雖有浪漫,但也有哀愁。

維畢斯基進一步表示,此次演奏除了帶來葛拉祖諾夫的作品外,他的創作雖暗藏著與眾不同的形式,但卻敵不過柴可夫斯基的抒情天分與巴拉基列夫的「民族主義」,也許在當年正是缺乏創新,使他的作品在新音樂的浪潮下,逐漸被遺忘。

另外,阿倫斯基的作品雖是採用俄國民謠為素材,但晚年卻嗜酒如癡,一生潦倒;普羅柯菲夫的作品雖延續俄國古典的傳統,開創出不和諧的樂章,卻飽受批評,因此,此次演奏希望能將這些被遺忘的作品,以現代的觀點重新詮釋。

《俄羅斯的美麗與哀愁》音樂會將在22日晚間7點30於國家音樂廳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