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教育建置 話劇、繪本創新招

邱惠恩 / 記者 2014/02/24 18:30 點閱 3022 次
60所學校以布袋戲、話劇、繪本等創新方式將防災知識融入學生日常生活中。圖為嘉義縣梅北國小學生(右起)羅喬薰、陳宜盈、吳錦蓁演出話劇。(photo by 邱惠恩/台灣醒報)
60所學校以布袋戲、話劇、繪本等創新方式將防災知識融入學生日常生活中。圖為嘉義縣梅北國小學生(右起)羅喬薰、陳宜盈、吳錦蓁演出話劇。(photo by 邱惠恩/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邱惠恩台北報導】防災教育刻不容緩!教育部長蔣偉寧在「校園防災件至大會師」中表示,每年台灣平均4分之3的土地會受到2種自然災害侵襲。「102年防災校園網絡建置」24日進行評選,60所學校各以布袋戲、話劇、繪本、闖關、模型等創新方式,將防災知識融入學生日常生活中。

蔣偉寧24日於「102年防災校園網絡建置與實驗計畫績優學校大會師」活動中指出,台灣自然災害多,地震、颱風、土石流、淹水等,每年台灣平均4分之3的土地會受到2種自然災害侵襲,學校是最好的防災、避難宣傳站,讓孩子從小學習如何逃生知識與預防災害。

60所展覽學校,各自有不同防災教育撇步。嘉義縣梅北國小位於梅山斷層旁,學務主任廖文銘指出,小朋友透過話劇、布偶演出防災劇碼。梅北國小5年級學生羅喬薰現場解說《火焰山外傳》話劇,說明防火知識。

嘉義縣東石鄉下楫國小位於嚴重地層下陷的地帶,許多學生的家庭就是以抽取地下水的魚塭養殖業為生,學校因而以「節水」為防災重點,並教導學生「水循環使用」等概念,期許學生未來從事相關行業,不再抽地下水。

彰化二水國小則以「地理模型」讓學生了解學校位在坡地上,易受土石流侵害的問題,並讓學生以繪畫方式描繪「未來防災家園」。屏東縣大光國小跟新北市石門國中都位在核電廠旁,著重在「核災教育」,石門國中預備給學生的急難包,備有雨衣、手套等,防止「核塵」傷害皮膚。嘉義崇光國小舉辦「防災闖關」競賽,通過的小朋友可獲得可愛的「防災寶寶公仔」,8種公仔上印有不同的防災常識。

教育部表示,102年度「防災校園網絡建置與實驗計畫」編列2400萬預算,只要符合2項高災(2項高危險自然災害)、偏鄉、18個班級以上等三個條件的學校,即可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