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音痴」有救了!美國哈佛大學團隊發表於《系統神經科學新領域》期刊的研究指出,運用主成分為丙戊酸鈉的癲癇與急性抗躁用藥「帝拔癲」,可將五音不全者訓練成擁有「絕對音感」的天才。哈佛大學分子及細胞生物學教授韓斯克表示,該研究意謂帝拔癲類藥物可能提高大腦神經迴路的「可塑性」,帶來加強音感、語言等學習技能的加乘效果。
大多數民眾唱歌都需要「基準音」輔助,例如合唱團練習時鋼琴手會先彈出「中央C」,讓團員抓到正確音準,但美國「流行樂之王」麥可傑克森及我國知名音樂製作人黃韻玲等擁有絕對音感者,不需倚靠輔助音,就能自己找到中央C,黃韻玲甚至曾表示,能分辨雨滴打在鐵皮屋上「是哪個音」。
韓斯克在治療1名7歲患者的過程中,發現帝拔癲不但改善患者的學習能力,甚至在治療後表現出從未展露過的絕對音感;韓斯克與英、法、澳、加等國團隊合作,讓從未接受過音樂訓練的23名18至27歲受試者服用帝拔癲2周後,測試其辨別音高的能力,發現服藥者的成績,比起服用不具藥效的安慰劑者要高出許多。
韓斯克接受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訪問時表示,帝拔癲類藥物能促進一種負責抑制神經興奮的物質大量分泌,減少神經細胞放電異常的情形,進而抑制癲癇發作。「過去認為,絕對音感是種由基因決定的天賦,」韓斯克說,「因此成人就算透過訓練,也難以獲得絕對音感。」他推測,帝拔癲類藥物能逆推腦部神經迴路的發育,回到「可塑性」較高,也就是偏向幼年、學習能力較強的時期。
事實上,韓斯克等人的研究能夠驚世駭俗之處在於,未來很可能透過藥物,就能改變成人大腦功能,若反應在學習、訓練等行為上,意謂著賣座電影《藥命效應》中,主角布萊德利庫柏服用某種「聰明藥」後,計算、背誦、理解、判斷與反應等能力突然暴增的「奇蹟」,將不再只是電影情節。但韓斯克也強調,利用藥物逆推神經發育之舉,恐也會對記憶造成某種程度的損害。
延伸閱讀:電影《藥命效應》裡的「聰明藥」可能不再只是電影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