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毒品氾濫 恐動搖國本

方家敏 2013/11/05 17:03 點閱 3539 次
因毒品氾濫,許多阿富汗兒童從小便染上毒癮。 (Photo by Kenny Holston 21 on Flickr-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因毒品氾濫,許多阿富汗兒童從小便染上毒癮。 (Photo by Kenny Holston 21 on Flickr-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綜合報導】「我寧願去死,也不要像現在這樣賴活著。」30歲的海德與妻子育有兩女,因居住在全球最大的鴉片生產國,阿富汗西部的赫拉特省,讓他們全家都染上毒癮。除了少數的既得利益者能透過製毒、販毒改善生活,國內有約160萬人都深受毒癮之苦。聯合國雖呼籲改善,但阿富汗政府面臨內憂外患,僅能靠少數的戒毒中心改善現況。

阿富汗除了宗教衝突、戰亂等問題,還有另一項隱憂:毒品。根據國際毒品調查事務部的統計,阿富汗目前吸毒人口高達160萬人,居全世界之首;換言之,阿富汗每10個家庭中就有1名毒癮者,而俄拉特省則是每5個家庭就有1個毒癮者。

聯合國毒品犯罪辦公室的資料顯示,2005年到2009年,阿富汗、俄羅斯與伊朗等國的鴉片吸食人數倍增,且多數的專家也認為,近幾年吸食的人數有增無減。

吸毒人口成災
赫拉特當地成人的戒毒中心僅有50個床位,卻擠滿了300位病患;赫拉特省甚至還有兒童專用的戒毒中心,提供45天的療程。許多吸毒者怕連累家人,乾脆離家出走,睡在下水道、墓園或用石塊胡亂建造的廢墟。有的人甚至只帶條毯子,想吸毒時就用毯子罩住自己,點火「開飯」。

據《紐約時報》報導,政府每年撥出約莫400萬美元的資金改善毒品犯罪與照護戒毒者,另外還有約1200萬美元的國際金援。2001年至今,美國已投入約600萬美元資金打擊阿富汗國內的鴉片產業。除了大規模掃蕩毒品交易與生產,也教導當地民眾種植高經濟效益的替代作物維生。但當地政府多將心力放在戰事與解決貪腐的問題,沒有足夠心力與資金打擊犯罪。

也因為過去兩年,國際毒品需求與價格持續攀升,赫拉特省的製毒產業也達到全盛,投入製造、運送、販售的人口也毫無減少趨勢。聯合國將此現象稱之為「可口可樂效應」(The Coca-Cola effect),國內生產的毒品大部分都是內銷,買毒、吸毒的現象變得像一般的消費行為一樣稀鬆平常。

製毒治絲益棼
許多阿富汗的城鎮因看到赫拉特省的例子,認為製毒能夠改善貧窮環境,因此紛紛效法。阿富汗公共健康部長奧斯馬尼說,「此一現象如海嘯般席捲而來,各地製毒產業帶給我們的不是經濟效益,而是又多了100多萬名毒癮者。」據調查,在鄉村地區約有30%的人染毒,光是赫拉特省就有6到7萬人;都市約有8%的人吸毒,甚至連政府部門也淪陷。

阿富汗的毒品氾濫不僅動搖國本,國內的竊盜案、強盜案近年來也越來越多。聯合國近年來不斷呼籲政府改善當地問題,但因資金問題和政府效能不彰,遲遲無法改善。鄰近的伊朗政府為維持治安,開始實施邊境管制,限制毒癮者入境,即使到外地工作的阿富汗人也不得不歸國,截至目前為止有上千人因此被驅逐出境,阿富汗的毒癮者人數也持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