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自今年六月簽署後,因尚未獲得朝野政黨一致的共識,加上社會各界存在不同的爭議,導致迄今無法完成立法程序。雖此項為3年之前就已簽署的兩岸ECFA之後續協議,卻造成立場相同與否,雙方之間頗嚴重的歧見,的確令人頗為意外。
為何此次所簽署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受到社會各界重視與討論?究其原因,乃是近年中國大陸快速崛起,挾藉其經濟實力積極對外擴張所帶來的競爭,在目前兩岸關係仍存在著不對等與不確定因素之下,使得台灣社會對於與中國大陸簽署之任何協議,或多或少隱藏有別於來自其他國家的威脅壓力。
亦即協議本身存在「中國」元素,讓其對於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難以從單純的經濟議題切入,而是涉及頗複雜的國家安全議題。
議題涉及國家安全
其實,兩岸在簽署服貿協議前,雙方歷經1年以上的醞釀及多次之諮商,然而,其對未來台灣經濟更進一步朝向自由化與國際化的利弊,在談判過程中似乎未能引發業界的關心或學界之研究。直至兩岸即將簽署服貿協議之前,因擔心中國大陸資金可能大量進入,將影響台灣的國家安全、社會秩序、民眾生計,才使協議成為社會各界熱門焦點。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對於中國大陸經濟霸權擴張所衍生的恐懼,兩岸服貿協議在立法過程中,社會各界可能以冷漠、無感的態度作為因應,甚至在默認下完成立法,進而開始實施發揮作用。
在此同時,檢視台灣近30餘年來對外各項自由貿易諮商談判歷史可以發現,雖政府主管國際貿易部門積極作為,但其他政府部門卻又事不關己,使得台灣社會以冷漠消極的態度因應自由貿易所可能產生的衝擊,民眾亦是無感被動接受已成為事實之自由貿易談判。
忽視自由貿易的衝擊
亦即從政府到民間存在被動接受既成事實之後,採取自我調適因應環境變化,導致迄今我們針對加入WTO,或與任何國家之FTA簽署之後,所造成的衝擊很少進行追蹤,甚至兩岸ECFA及其後續相關協議實施所可能帶來的影響,也停留在推估階段。
亦因如此,在兩岸服貿協議相關討論中出現令人難以理解現象,如,行政部門解答服貿疑惑,係由負責大陸政策的陸委會,而非負責經濟事務的經濟部;相對立法部門質疑服貿效益,對於陸資來台影響分析則是,先從政治的企圖切入,再由勞工權益、產業生存、經濟環境之衝擊著手。
應以經濟利益為著眼
此與日、韓與中國大陸討論FTA之簽署、東協國家討論RCEP成立,甚至環太平洋國家討論TPP整合,彼此在協議談判過程中,其內容對於各自製造、電子、資訊、金融、物流、農業等相關產業所可能衍生的衝擊,均是以經濟利益為主軸,不斷進行折衝與諮商談判。
儘管目前國內社會各界對兩岸簽署服貿協議的歧見,仍隱含著政治性的國家民族主義色彩,似乎較少涉及經濟性的自由貿易行為意涵,但是其所引發社會各界擺脫長期以來之冷漠、無感,尤其對經濟議題的積極重視與主動討論,其實是頗為難能可貴的突破。
平心而論,在面對經濟自由化與全球化蔚為潮流的現今,未來台灣若要生存與發展,必須以積極「走出去」與「迎進來」的思維,因應各項雙、多邊貿易協議諮商談判,甚至迎接已逐漸完成的區域經濟整合挑戰。
走出去,迎進來
因此,如果我們能夠在此次兩岸服貿協議完成立法程序過程中,透過公開充分討論,讓社會各界不同立場的人士,從冷漠到熟悉、從對立到溝通、從爭議到共識,深入理解自由貿易對台灣經濟之正、負面影響,進而將其歧見融合為凝聚社會和諧資本,則是相當寶貴的經驗與值得之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