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從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 反思台獨

陳清泉 / 文字工作者 2013/09/18 14:08 點閱 4039 次

論及西班牙,一般人的印象不外是熱情奔放的佛朗明哥舞和精采刺激的鬥牛;提到「加泰隆尼亞」(Catalonia),多數人反而陌生,但她可能會是歐洲下一個獨立國家。

加泰隆尼亞或許名不見經傳,若是與巴塞隆納做連結,那麼,這個曾在1992年舉辦奧運的西班牙第二大城,正是加泰隆尼亞自治區的首府。歷史上,加泰隆尼亞曾被希臘、迦太基(Carthage)、羅馬帝國統治。

獨立國家才能捍衛文化

地理上,加泰隆尼亞自治區位於伊比利半島東北部,正對地中海,北方邊境與法國為鄰,由四個省組成,是西班牙17個自治區之一,面積3萬2千平方公里與和台灣相仿。

受多次戰爭易主的影響,形成特殊的加泰隆尼亞語言、文化,不斷改變加泰隆尼亞人的認同。強烈的族群意識和涇渭分明的國族認同,加泰隆尼亞人深信,擁有雄厚的政經實力,以及成為一個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才能捍衛屬於自己的文化。

西班牙政府雖在政治上恢復加泰隆尼亞自治,經濟上拜歐盟與歐元市場之賜的榮景,馬德里當局才得以與加泰隆尼亞維持30年的融洽關係。

加泰隆尼亞地區平均收入高於西班牙,上繳中央的稅收占全國20%以上,但每年獲得的補助卻不成比例,因而長期主張應有自主增稅權力。西班牙經濟泡沫化,加泰隆尼亞陷入財政困境,失業率持續攀升。2012年九月,加泰隆尼亞人高舉民族主義大旗,在巴塞隆納爆發西班牙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分離主義示威遊行。雙方再度重回關係緊張的原點。

針對加泰隆尼亞的獨立運動,身陷貪腐醜聞的西班牙總理拉霍伊(Mariano Rajoy)除財政上推動減支措施,設法使西班牙擺脫經濟衰退外,也只能搬出憲法反對公投。2012年11月加泰隆尼亞議會選舉結果,激進ERC的崛起成為成為第二大黨的關鍵性力量,足以迫使執政的匯合聯盟(CiU)實現舉行公投的競選諾言,為獨立運動的前景帶來曙光。

與台灣歷史相對照

對照加泰隆尼亞歷史發展與獨立運動,竟然可以在台灣史上找到相同的軌跡和波折。中世紀歐洲封建制度的崩壞,開啟加泰隆尼亞與西班牙的衝突,與此同時,來自唐山的漢人移墾台灣,形成不同於中國的民族風貎。

統一後的西班牙帝國併吞加泰隆尼亞,幾乎是在同一時期,大清帝國統一中國後剿滅了鄭氏王朝。時間上的巧合,提供我們不同的歷史想像空間。

20世紀中葉,佛朗哥獨裁(Franco’s dictatorship)鐵蹄踏上加泰隆尼亞,蔣介石黨國體制君臨台灣,弔詭的是,兩人竟不約而同地在同一年先後崩逝。之後,兩個政治實體通過政治民主化與經濟自由化,西班牙依舊統治加泰隆尼亞,正如中華民國統治台灣。

過去加泰隆尼亞人基於語言、文化的認同追求獨立,歐債危機則增加複雜的政治經濟因素。

對加泰隆尼亞自治區而言,獨立運動可視為不服從中央財稅分配的抗爭,至少從中獲得更多經濟自主權。受歐盟新國族化運動的啟發,加泰隆尼亞人獨立公投的步調正穩步前行,一旦成真,歐洲將會出現新而獨立的國家:加泰隆尼亞共和國。至於台灣,還沈浸在民族自決的歷史,緬懷曾經有過的台獨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