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即時新聞

要聞精選

地牛20日9點翻身 學者:嚴防餘震

簡嘉佑 2022/06/20 15:32

「地殼能量不斷累積,地震規模恐再抬升!」20日早上9時5分花蓮縣光復鄉發生芮氏規模6.0有感地震,全台搖晃,好在電力系統供電均正常。中研院地球科學所兼任研究員汪中和受訪時表示,因為台北市盆地,震波會反覆折...

唐獎漢學獎出爐 藝術史學者獲殊榮

簡嘉佑 2022/06/20 15:05

不再獨尊文學或歷史,本屆唐獎「漢學獎」獎落於藝術研究者,由英國牛津大學藝術史學家羅森(Jessica Rawson)獲得殊榮。中研院院士王德威指出,她不僅致力於中國藝術的研究,更透過馬匹貿易來探索東西方文...

少子女化衝擊下 國小生118學年跌破百萬

簡嘉佑 2022/06/19 17:29

少子女化衝擊,國小生人數將少於1百萬!教育部近日公佈各教育階段學生數預測報告說,台灣受到少子女化衝擊影響,111學年度開始預測各階段學生人數都會大減,其中118學年國小生人數就會跌破百萬,平均年減2萬人;...

〈社論〉台灣居住環境惡化 租金補貼無關居住正義

醒報編輯部 2022/06/19 13:00

台北市去年第四季房價所得比,來到16.29,無殻蝸牛即使不吃不喝,16也年買不起房子,租金也是狂飈,房租指數在今年4月,來到105.06,創歷年最高,國人首季平均建物面積,跟5年前相比,少2.7坪,等於一...

致力疫苗研究 開發mRNA三人獲唐獎

簡嘉佑 2022/06/19 13:40

劃時代的RNA疫苗技術是開發新冠疫苗的關鍵!唐獎19日公布「生技醫學獎」得主,由卡里科(Katalin Kariko)、魏斯曼(Drew Weissman)與庫利斯(Pieter Cullis)共同得到獎...

政治口水淹沒了台灣水產品出路

李武忠 2022/06/19 13:40

為了給台灣農漁業一條生路,蔡政府應該與業界共同來面對,打掉重練,從取得養殖登記證、誠實放養申報,選用優質魚苗、採生態養殖、嚴守用藥規範。 台灣石斑魚遭禁話題熱燒之際,卻又傳來冰鲜白带鱼,因遭中國海關...

《勤政立委專訪1》沿襲環團拚戰精神 陳椒華替少數發聲

呂翔禾 2022/06/19 13:26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專訪】「問題不論再難,都要儘量去試,透過記者會揭發來督促官員改善!」時代力量黨主席、立委陳椒華16日接受本報專訪,被問到為何如此頻繁開記者會,她笑說,除了以前關注的環境問題外,還有接觸...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82》記者的機關槍

王建煊 2022/06/18 04:25

在三權分立的國家,稱新聞媒體為第四權,可見其重要性。在我們五權憲法的國家,新聞媒體監督政府的力量,比監察院還要重要,稱之為第六權應無異議。 新聞媒體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要數第一線的記者。我在政府服務多...

本土增63170例 血清調查追隱形傳播鏈

簡嘉佑 2022/06/16 15:56

「要抓出隱形傳播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16日公布,本土16日新增63170例確診個案,另增168例死亡,且出現2例「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個案。他指出,因應本土疫情爆發,發起「...

中共年底迎20大 學者:對台說法更強硬

簡嘉佑 2022/06/16 15:56

「中共將在台海關係上劃清紅線!」中共20大預計於年底展開,學者曲兆祥16日受訪時指出,20大可能迎來中國政治班子的換血,值得注意,且隨著中美對峙加強,台海問題也成為焦點,預計中共對台會有更強硬且明確的說法...

《多雲時晴》無差別殺家人 通報、刑度、教育防堵

蔡又晴 / 資深媒體人 2022/06/16 15:20

新竹東大路一把烈火,活活燒死一家三代八個人,這樣的慘劇,兇手居然是自己家人,也就是屋主的二兒子陳彥翔親自買的汽油、點的火。 會對自己的至親家人動手,而且理由居然只是「洗碗」或是「要不到錢」這樣細枝末...

20大習必連任 武統壓力仁智互見

呂翔禾 2022/06/16 14:29

習近平連任,會增加武統台灣動機,還是降低?針對中國20大將於10月召開,中山大學亞太所教授郭育仁認為,在20大後習近平與美國對抗的態勢恐加劇,武統台灣的壓力恐增加;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林穎佑認為要觀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