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長與編輯主管不定時撰寫社會焦點事件省思,或醒報社務,與訂戶分享。
大學生3+1 年政策引起軒然大波,修業三年、當兵一年,不但擠壓了大學生活,也爆發男女不平等,很難說是一個深思熟慮後的政策。 我們寧願相信這是政治壓力下的狗急跳牆,非常需要政府給個說法。(1、2 版)
每一則新聞的背後,有各自的當事人、各自的處境,這都是記者與讀者在報導、閱讀時顧不及的。 我們只能喟嘆,不良政策下的犧牲者、意外事故的苦主、性擾事件的當事人與家屬,並獻上禱告。(2版)
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釋放私立學校學生就學補助原是好消息,同一時間的軍公教加薪4%、提高警勤加給... 也都是該做的。 只是這些政策都一股腦兒放在大選前釋出,難免有以國庫做人情之嫌? (2 版)
國際上的布習會、李強訪問英法、南非調停俄烏戰爭; 國內的大法官審查、少子女化公聽會、性侵害舉報...。 醒報都沒缺席,而且還提供藝文表演、展覽與書摘,小小一份報紙,讓您身心靈都飽足。
當許多躲在暗中啜泣、不願回顧、無法申訴的性騷不愉快經驗,一一浮上檯面,讓人驚詫世上真是「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 每個人的過去都是經不起檢驗的,誰不需要耶穌的赦免與救贖? (2 版)
三黨候選人最近的民調互有起落、不分軒輊,讓選舉更吸引注意力了。 在越來越熾烈的選戰中,希望三黨各自提出不同的主張,描繪國家的願景,好讓選民可以為自己的未來,投下神聖的一票。(3 版)
AI 機器人能做到人類做不到的許多事,如同時出現不同地方、它的知識海量淵博、可量身打造服務不同的人。 人類有甚麼勝過機器人? 應該是溫度、思考與懂得謙卑信仰上帝吧! (6 版)
大法官的提名是建立憲政基礎的要務,不該率爾操觚,應勇敢面對社會大眾的檢驗。 此次許多人呼籲即將卸任的蔡總統留給新選上的總統來提名,卻不獲接受,若再強渡關山,實在令人失望、遺憾。
年底大選劍拔弩張,有礙選舉或政黨形象的性騷擾案,必須快刀斬亂麻,斷尾求生。 最近,林飛帆、李正皓、藍祖蔚、許嘉恬、蔡沐霖... 都在顧全選局的社會壓力下黯然下台,令人不勝唏噓。(2 版)
因新冠死亡者已經飆升為111年10 大死因的第三名,當中65歲以上佔86.3%,相信有許多是讀者認識的人,政府與醫療機構無法接住他們,且令他們急速火葬,實在令人傷慟啊。(1 版)
民國肇建之初,有烈士林覺民在25 歲時為國捐軀,寫下著名的【與妻訣別書】,王建煊在今天的文中問道:「當今國家危險、社會問題重重,像林覺民一樣肯犧牲奉獻的改革鬥士在哪裡呢?」(6 版)
國際刑警組織針對猖獗的詐騙行為發出橙色通報,說詐騙不僅涉及人口販運、毒品,還涉及被害人金錢損失。 人性的純真與貪心,常易落入歹徒的陷阱,印證聖經對人性敗壞的評論。(7 版)
台灣到底缺不缺電? 政府企業民間解讀不同。台積電董事長一句:「政府說電是夠的,我們只能相信。」其中多少無奈? 民間則常無預警斷電、電價又不斷上漲。政府真該給個說法。(2 版)
究竟是誰、甚麼原因在阻礙兩岸觀光,導致零和遊戲,雙方人民、業者與經濟都受損? 當兩岸各執一詞,人民無奈、業者跳腳。 歸根究底應該是面子問題吧? 誰願意先伸出橄欖枝呢? (2、3 版)
性騷擾案的核心問題在於是否尊重別人的身體,可否藉機觸碰他人; 而當被性騷者感覺不舒服時,是否礙於面子、權勢,不敢聲張、暗自隱忍? 需知上帝尊重人類,祂賜給人類寶貴的自由意志。
金錢、權力、性都是迷人的玩藝兒,結合在一起,更是引人墮入罪惡深淵。 當人有錢有權,自然飽暖思淫慾,可是在男女平權的今天,要占人便宜就必須付出相當代價,這是浮士德的交易,想想值得嗎?
選舉季節每件事都變成敏感,且被放大處理,醒報與讀者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隨著政治節拍起舞。 包括:民進黨工被性騷擾、大法官人選爭議、光電弊案叢生、郭柯金門海誓山盟。我靈鎮靜。
選舉民調滿天飛,究竟該如何看民調? 應該看發布民調的機構是否中立,如果有政治或商業色彩,公信力就打折扣,目的很可能是帶風向。 民調應該回歸專業與科學,醒報這兩天會作討論。(3 版)
圖形晶片公司NVIDIA 的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身價上兆的台灣人黃仁勳最近在台灣掀起旋風,他的親切、台灣味、不藏私,不論企業家與年輕人都成了他的粉絲,一路追逐。 我們的社會誠然需要典範啊。
「非核家園」行不行?核能電廠是否延役? 賴清德與行政院不同調,給了在野黨見縫插針的機會。 其實賴清德是總統候選人,能面對缺電難題是件好事,只是他與執政黨的確需要統一口徑才是。(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