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社長的話

社長與編輯主管不定時撰寫社會焦點事件省思,或醒報社務,與訂戶分享。

九月1 日請來參加台灣醒報15 周年活動!

林意玲 2023/08/21 22:36

來跟我們一起看電影、聽演奏、吃蛋糕,跟醒報記者同仁、專欄作家、終身訂戶、股東支持者同樂吧! ( 詳情請見8 版公告), 訂位/ 支持 電話02-23581961

行人的願望《今日靈修》

林意玲 2023/08/20 21:12

「下了車,每個人都是行人。」 820 還路於民的遊行真是感慨又諷刺。 首先是天氣,炙熱加暴雨真是有夠折騰;其次是行人安全本是文明國家的基礎,竟還需要自己上街頭爭取? 大家可以想想看。

花兒到哪裡了?《今日靈修》

林意玲 2023/08/15 20:11

少子化越來越嚴重,台灣每年出生的人口從2012 的22.9 萬(嬰兒潮時40 幾萬),已經一路下降到去年的13.8 萬,造成學校沒有學生、企業沒有勞工、國家快速老化,重聽反戰歌曲「花兒去向何方?」 ...

民眾關心甚麼?《今日靈修》

林意玲 2023/08/14 19:14

「今天有甚麼新聞?」各家媒體都是追著政治人物與記者會跑,聚光燈處不一定是民隱、民瘼。 民眾每天閱讀新聞也往往被假象迷惑,無法覺察社會的變化。 在資源有限的醒報,我們的禱告是能更接地氣。

賴副出國、郭董造勢《今日靈修》

林意玲 2023/08/13 19:42

這段期間,新聞都圍著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與郭台銘等四人的競選活動轉,讓醒報記者很頭痛。 距離選舉還有四個月之久,但其他民生問題都被朝野政黨忽視了。 我們一定要力闢蹊徑才是。

當沖問題大《今日靈修》

林意玲 2023/08/10 19:18

台股當沖嚴重,8 日大盤當沖比衝上44%,創近8 月新高。 股市投機風熾,使資本巿場淪為大賭場,當沖交易成本低,政府稅制無異鼓勵投機,不利資本市場發展,值得正 視。 貪財是萬惡之根,小白小心啊。

擁核、廢核?《今日靈修》

林意玲 2023/08/09 19:29

國民黨終於清楚表態要以核能解決能源短缺的問題(1 版),民進黨與民眾黨則態度各異(2 版)。 年底大選免不了面臨民意的對決。 著眼現在、還是著眼將來?兩害相權如何取其輕?願上帝為台灣定規。

狗吠火車?《今日靈修》

林意玲 2023/08/07 19:50

作為一份規模與影響力都不大的日報,我們還是每天認真的、充滿理想的採訪報導。 因為我們相信,只要有一位關鍵人物看到我們的新聞,就能產生作用。 我們只求對得起時代、對得起上帝。

社會有公道《今日靈修》

林意玲 2023/07/30 19:39

在別人健康上做文章的、抄襲不認錯還牽拖他人、有仇女嫌疑、說人家是太監、說台灣是自己討打的...,政治人物言行最近都受到社會的批評壓力而秒速道歉,顯示社會還是有公道。(2 版)

誰最具總統相?《今日靈修》

林意玲 2023/07/27 20:32

賴清德、柯文哲、侯友宜與郭台銘,誰最具總統相? 本報自周二至周五連續四天刊登眾所矚目的總統大選情勢,分析各人的民意支持優勢與劣勢。盼不偏不倚的 分析,您能多多批評、指教。

颱風為選舉降溫《今日靈修》

林意玲 2023/07/26 19:19

颱風來了,很多活動取消,人們忙於整理家裡防颱設施,人們注意力轉移,網路上的口水少了,政治上攻訐力道弱了。 這一場風災為島內大家的心情降溫,回歸本質本心,但願有主,紓解愁緒。

颱風兩樣情《今日靈修》

林意玲 2023/07/25 19:00

颱風來襲前,各單位繃緊神經防颱,但民眾關心的是會不會放颱風假? 實在是兩樣情。 杜蘇芮來勢洶洶,風大雨也大,恐肇人員傷亡、農產損失;我們禱告的是,求主憐憫台灣,不釀災害,好好送走颱風吧。

撲朔迷離的大選《今日靈修》

林意玲 2023/07/24 20:00

本屆總統大選高潮迭起,可能成為三角督或四角督,且個個當仁不讓;民調也不停的熱鬧發表,增加無數談助。 問題是,很難有眾議僉同的抉擇,當各方意見拉鋸時,最需要禱告求主掌權。

颱風的提醒《今日靈修》

林意玲 2023/07/23 18:54

山雨欲來風滿樓,此次杜蘇芮颱風來勢洶洶,中央氣象局已經多次、多日警告。 台灣是颱風必經之島,每年暑假期間都必須上緊發條防颱,但願我們能有備無患,將災情減至最低,並求主保守。(1 版)

移工、都更《今日靈修》

林意玲 2023/07/20 19:17

家事勞工所費不貲,但申請移工條件嚴苛,家庭成員被迫辭職照顧孩童或長者,實應鬆綁申請幫傭條件; 另,危老都更未納消保法規範,無定型化契約範本,難保障地主權益;凡此都攸關民生,報導盼政府能重視。

雙語教育難為《今日靈修》

林意玲 2023/07/19 19:52

雙語教學已重挫第一線師生,使得教學品質大打折扣! 全教總呼籲改弦更張,但教育部仍紋風不動,認為只推動生活化課程應無影響。 最好的方法是部長擇期下鄉探查民隱,比在冷氣房決策更佳。(2 版)

請收看「每日甘泉」《今日靈修》

林意玲 2023/07/18 20:12

今年一月起,本報每周一至周五上午都在YouTube 與臉書推出「每日甘泉」10 分鐘信仰節目,由本報社長林意玲主持,解析聖經與「荒漠甘泉」的意涵,為上班族、退休人員勵志、打氣,歡迎支持指教。

冷熱之間《今日靈修》

林意玲 2023/07/17 19:18

民進黨在有冷氣的五星級飯店開全代會造勢,對比數萬群眾汗流浹背地站在凱道上爭司法及居住正義。 民眾大嗆穿著戰袍的總統竟答冷氣很冷。 其實重點非關冷氣,而是嘆息政府沒派人出面。

說到與做到《今日靈修》

林意玲 2023/07/16 19:56

選舉季節是政治人物支票開最多的時候,為了選票承諾社宅、掃蕩黑金、爭取外貿與經濟成長、從0 歲到22 歲都要照顧...。 其實,馬上可以檢驗的是他過去的表現,做到多少、誠信如何?

民氣可用《今日靈修》

林意玲 2023/07/13 19:11

最近民間多項議論沸騰,使朝野不能不面對、呼應,此次立法院的臨時會針對性平、外役監、揭弊、台美貿易... 都將立法、修法。 面對該做的事,政府如果可以主動積極,則人民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