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長與編輯主管不定時撰寫社會焦點事件省思,或醒報社務,與訂戶分享。
每次靠近選舉季節,人們總是很難不被鋪天蓋地的選舉新聞打擾,大多是連篇累牘、捕風捉影。 醒報寧願聚焦正向、鼓舞性、攸關民生的新聞,像今天頭版的腦庫揭牌、二版的新北醫療獎,為台灣打氣。
核能到底是不是綠能?發展非核家園是否可行、這樣電力夠不夠? 這是全民關心的議題,也是企業界生死存亡之要事; 可惜這個公共政策議題無法回歸專業討論而一直被政治化,真是急壞工商界了。(2 版)
俄烏戰火、以巴衝突等大量悲劇訊息在媒體不斷傳送,讓人陷入「同情疲勞」。 專家提醒民眾適度調節沮喪情緒,改從事放鬆活動。 聖經上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5 版)
在總統選戰白熱化的此刻,還是一直鎖定民生議題與公共政策的報導,是醒報的堅持。 在台灣,很少人不被「藍白合」、「三角督」、民調起伏等報導所牽動,好在醒報獨守住一塊淨土,給冷靜深思的讀者。
藍白政黨協商昨天起步,值得肯定的一句共識是:「一黨獨大的時候過去了」。 民主制度的政黨政治貴在制衡,任何人與政黨都無法不受監督,因為人有罪性,除非存心謙卑、虛心、悔改,難掌絕對的權力。
在台灣,民眾的聲音常常無法下情上達,除了委請民團出面,央請立委召開公聽會,或花錢到報端刊登廣告,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走上街頭盼登上媒體; 這並不是民主常態,主政者無法探求民隱是一大問題。
在醒報有限的篇幅哩,報導優先處理公共政策與通案,個案與奇事均不在報導之列,所以當立委召開記者會時,本報記者常會追問:「是個案還是通案?」 因為報導的目的本在提供警惕與改善的機會。(1 版)
今年大選年,政治觀察者有許多觀戰的角度,包括執政黨如何以政策、補貼、加碼,衝刺執政成績以爭取選票; 包括幾個在野黨合與不合、欲迎還拒、如何放話; 也包括民意如何取捨、流動、合縱連橫。
立委趙天麟的外遇問題一整天佔據媒體,不但頓挫他的政壇發展、傷害民進黨的形象、影響家人子女的未來、也失去基督徒的見證。 如果有機會重來,他還會受不了誘惑而失足嗎? 人性軟弱,應慎之戒之。
俄烏、以哈砲火未歇,台海又受關注。戰爭離我們似遠還近,我們要用甚麼姿勢為生靈塗炭禱告? 跪姿?匍伏?舉手?為人類的愚昧、自大、驕傲,還是為武器的發明與殺傷力? 願主睜眼看、側耳聽。
醫護人員是為社會縫補傷口的一群,每天負責挽救病人的生命、面對每一張悲苦無告的臉,這種工作長期從事、日夜不休,難有樂趣可言; 很顯然的,社會需要醫護人員甚於他們需要社會,怎能不疼惜呢?
醒報與民間專家們喊了許多年,政府終於正視全球氣候變遷,並提撥經費、拿出政策了。 但專家根據過去的經驗,還是希望16 個相關部會要具體分工與統一事權,希望政府察納雅言、不要為德不卒啊。(1 版)
台灣詐欺犯罪年年激增,還遍及祕魯與馬來西等地,已成為「台灣之恥」,更毀滅年輕人的未來,重創國家發展,政府的「打詐國家隊」或「行動綱領1.5 版」,只是頭痛醫腳,效果有限,令人憂心。(2 版)
台中捷運藍線究竟是誰在拖延? 誰不讓台中人方便? 當副總統賴清德批評是台中市政府配合有利人士時,台中市長盧秀燕忍不住出面踢爆,是中央擱延這個交通部已經核定的計畫。 為了人民,中央趕快善後吧。
今日頭版兩則新聞都是立委針對修訂法律的倡議,一則是營養午餐應入法、一則是防詐騙應修法增加檢警員額。 可惜在大選年,民生主張不受重視,這主要是選民寧願看競選花招,卻不督促候選人回應啊。
藍白合是許多選民的期望,也是政黨輪替的契機,檯面上柯文哲與侯友宜也煞有介事地推出代表談判; 但在學者眼中,雙方互不退讓、難以妥協,已經注定了整件事不過是「一場遊戲一場夢」。(3 版)
看見以、巴互相毀滅,上帝一定很憂傷,祂也一定會感動適當的國家領袖出面作調人。 中共會是和事佬嗎? (4 版) 專家不以為然。 聖經上說:「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 ...
以巴戰火你來我往怵目驚心,比電影更真實的場景在中東開打,全世界屏息以待。 這是繼俄烏戰爭又一次慘絕人寰的互相毀滅。 需要迫切禱告的是,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的對立糾纏著宗教情仇,唯靠上帝止息刀兵!
雙十國慶放假、看表演,民眾都很高興,但是要問到國慶日的來源、國家的認同、慶祝的目的時,民眾大多是茫然的。 因為台灣跟中國漸漸分離為二,憲法又還沒修,我們只能接受中華民國這個歷史性的最大公約數了。
小犬颱風過去,僅留豪雨與停電後的復電,算是大幸。 「風雨生信心!」經歷風雨才能考驗我們的佈署。 台灣有了精準的氣象、防颱的準備,為風雨來臨打足預防針,就能挺過災難,真是感謝上帝的恩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