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該放寬清零政策?就在上禮拜,中國放寬清零政策後,11月19日即報導了一例新的死亡案例,且該案例是半年以來第一例。專家擔心原本就嚴格的政策加上這次死亡病例,中國恐會加蓋更多醫院以應付新冠肺炎的病人,並...
COP27落幕,敲定設立「氣候災害基金」,但基金仍有諸多爭議,將成立「過渡委員會」,推遲到明年再做決定!爭議包括新加坡與沙烏地阿拉伯等新興經濟體也應該提供資金,如何運用氣候災害基金、金源的來源與是否敲定具...
升遷不利不是你沒能力,是資源不到位!西方世界現有的升遷制度、補助機制與偏見正持續惡化,導致「學界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因為資源的差距,研究機構名聲越響亮,研究員生產力越好。另一方面在各式團體組織中,不論職業...
美國熱中轉型正義,期中選舉更出現許多少數民族與LGBTQ+族群的議員!轉型正義運動在世界興起,社會檢視政府對過往受害者的補償措施。在這個風潮下,美國有原住民代表呼籲,應在國會設立原住民代表,補償非白人在過...
巴西再回到保護雨林行列。巴西新當選的總統魯拉日前出席在埃及舉行的202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他並承諾上任後將致力保護雨林及提升環保執法的能量。他的出現不僅受到現場支持民眾的歡迎,各國代表也...
「18歲年輕人獲得資訊管道比過去多,在公民教育深耕下,他們更應該獲得投票權!」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17日出席18歲公民權修憲案的意見發表會時表示,許多人說年輕人不懂事、容易被矇騙、不要碰政治,但民刑法皆已修...
看世足太興奮會有生命危險?以色列政府16日呼籲國民前往卡達看世足時要保持低調,不要彰顯以色列人的身分,由於兩國沒有邦交,因此很難保障以色列球迷的人身安全。兩國雖然在美國的幫助下與波灣國家改善外交關係,但彼...
歐洲所有國家都能合法墮胎了!地中海島國馬爾他16日決定要修正該國墮胎法案,原本在馬爾他墮胎,醫生會遭判刑,但如今將開放可在緊急原因下墮胎。這也讓馬爾他成為歐洲最後解禁墮胎的國家。該國多數民眾信奉天主教,因...
產業兩樣情,科技白領面臨裁員寒冬,製造業藍領需求卻轉熱,產業經濟將洗牌!包括微軟、Meta、Amazon與Twitter等科技巨頭都將大幅裁員,應對電商消費轉冷、經濟衰退等狀況。但在疫情期間被裁過頭的藍領...
有信仰的青少年的心理更容易滿足!美國研究機構公布最新調查結果指出,在疫情期間,逾半青少年表示透過禱告讓他們度過最艱難的時刻。另外,調查顯示,屬於宗教團體的青少年,心理發展也較為健全。 ##心理問題是...
沙烏地阿拉伯親美立場動搖?沙國新聞媒體報導,沙烏地王儲沙爾曼在這次前往印尼參加G20峰會時,將順道訪問南韓等多個國家。專家分析,由於沙國稍早在石油是否減產議題上與美國意見分歧,此行沙爾曼決定拜訪亞洲各國,...
日本祭出雙面刃挽救經濟,面對三個月來GDP萎縮1.2%!日本都一直堅持超低利率政策,在面臨世界性通膨、各國央行循環升息時,物價高漲、民生消費銳減。然而,專家指出,日本超低利率的政策其實有利於出口,還能吸引...
今年G20的強權交鋒比過去更激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5日在G20致詞時說,以意識形態劃線只會阻礙全球發展和人類進步,他呼籲讓非洲聯盟加入G20;東道主印尼總統佐科威致詞時則呼籲終止俄烏戰爭,各國也要更留...
本屆世足E組各隊備受台灣球迷關注,除了有「無敵艦隊」西班牙與「日耳曼戰車」德國兩大歐洲強隊碰面,還有亞洲最強的「藍武士」日本,以及「加勒比海盜」哥斯大黎加。這組是本屆唯二四隊世界排名都前32的小組(另外是...
拜習會能讓習近平不被蒙在獨裁者的鐵幕裡!對於剛落幕的拜習會,學者陳世民肯定指出,美中最高層級的溝通,讓習近平獲取資訊不僅限於中國封閉的環境。學者邱師儀則認為,中國相對仰賴美國資源,所以「美中對話對台灣安全...
英鎊持續走弱,倫敦股市喪失歐洲龍頭地位!英鎊持續走軟、法國奢侈品需求上揚,導致法國股市取代英國成為歐洲最有價值的股市,更是巴黎自2003年以來首度超過倫敦。學者分析指出,俄烏戰爭造成全球性通貨膨脹,加上英...
國際挺烏克蘭聲浪漸息,贊成俄羅斯需要補償烏克蘭的國家不如以往!聯合國大會14日通過決議案,要求俄羅斯對烏克蘭進行戰爭賠償。但193個會員國中,僅94個會員國支持,有73國棄權,挺烏的力道明顯轉弱。 ...
曾幫川普夫人梅蘭妮亞打官司的律師穆薩爾居然成為斯洛維尼亞首位女總統?曾擔任律師、記者與該國紅十字會主席的穆薩爾14日正式被選為斯洛維尼亞總統,是該國首位女總統外,也讓她所屬的中左派政黨在4月議會選舉獲勝後...
反恐行動導致法國在非洲惡名纏身,法國總統馬克宏下令撤軍,重新拉攏非洲!馬克宏近期收斂非洲反恐軍事行動,試圖恢復與非洲各國正常關係。 但法國在非洲的反恐行動早已飽受爭議,經常被指責是「藉著協助非洲國家反恐為...
法國捲入反恐代價不菲?儘管該國已宣稱放棄對非洲殖民,但因與非洲在軍政關係連結緊密,法國更透過反恐行動來擴大影響力。但因為反恐行動常常誤傷平民,更被指控是「假藉反恐之名,行掠奪非洲之實」,也導致非洲地區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