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生休退學率是一般生的兩倍?民進黨立委黃國書25日在立法院質詢時表示,根據統計,原民生休退學率居高不下,接近一般生的兩倍,懷疑是經濟困難導致,大學中設立的原民生資源中心是否有發揮原本的效果也引人懷疑,但...
「台灣有將近87萬移民工,可透過文字描述台灣之美。」林務局局長林華慶24日於「移民工文學獎」活動記者會中表示,期待移工們用文字呈現異地漂流、成為新移民,甚至子女雙重血統的生命經驗。即日起自5月12日進行徵...
「從生活中思索,才真正擁有自己的歷史。」文化部長鄭麗君24日於「台灣歷史小說頒獎典禮」表示,台灣是亞洲最開放的國家,政府希望壯大台灣的故事產業以走向國際。新台灣和平基金會董事長辜寬敏也說,台灣的歷史小說有...
悠揚的小提琴獨奏,搭配低沉的大提琴襯底,高亢而悲淒的旋律讓時光回到二戰時的德國,商人辛德勒闢建工廠收留被迫害的猶太人,眼見納粹兵團在街頭恣意屠殺,所有難民殷切期盼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名字被填上工廠的任用名單...
被稱為「法國號神人」的拉德克‧巴伯羅柯緩緩舉起手中的法國號,接著一首渾潤、負有魔幻氣息的旋律圍繞在整個空間中,替台灣愛樂(NSO)於3月的壓軸音樂會拉開序幕!NSO表示,3月的最後一場音樂會將於22日舉行...
「沒有課本怎麼教?」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立昇20日表示,12年國教課綱應先做好教學課綱及方法再上路,有些科目的教科書還卡在審查階段,教育部卻趕在今年8月就要上路,教學品質令人擔憂。立委林奕華也質疑教育部,...
2019年粉樂町當代藝術展於19日舉行,在開幕記者會上,粉樂町策展執行長翁美惠表示,展覽的主題是「席、息相關」,希望透過展覽,讓民眾看到藝術家如何把日常生活中,如椅子等家居用品變成藝術。另外,展方也將藝術...
台灣文化獎18日頒發。成立超過一甲子的台北西區扶輪社,長期獎勵對台灣文化有貢獻的社團。今年頒發第64屆的「台灣文化獎」給以理論貢獻為主的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名譽教授王秀雄、國立歷史博物館長廖新田與台南藝術...
宣傳影片中,翠綠色的畫面伴隨清幽的背景音樂而不斷變化,宣告2年一度的總統文化獎於18日正式開跑。中華文化總會副秘書長張鐵志表示,今年文化獎邁入第10屆,除有多項活動外,也將與電視台合作,拍攝回顧記錄片。副...
男演員以小丑裝扮,在台上以高亢的聲調唱出人生中的無奈與悲傷,為台北愛樂歌劇坊即將在四月演出的獨幕歌劇拉開序幕,指揮邱君強指出,此次將演出三齣以丑角作為主題的歌劇,題材則從喜劇到悲劇、鬧劇都有,要透過丑角的...
為了拉近觀眾與舞蹈的距離,喚起觀眾進劇場的動力,2019「共感舞蹈節」從3月11日至24日在華山園區登場,推出了3系列與12場次的演出。策展人吳碧容表示,希望透過舞蹈創造對話的機會,才能讓舞蹈藝術流動於生...
台彎大哥大14日宣布今年將捐助全台10000名中低收入的中學生,提供每人每月6GB的免費網路流量。總經理鄭俊卿表示,公司也與互動外語學習出版商合作,每人每月提供150元的線上課程,預計在公司主導的「數位苗...
在月琴、二弦等樂器的伴奏聲中,中國著名京劇演員于魁智、李勝素開始唱起《四郎探母》的選段,為中國國家京劇院的來台演出拉開序幕!導演孫桂元表示,此次來台將演出《滿江紅》、《霸王別姬》、《太真外傳》、《四郎探母...
公益廣告中常見到有學生因住處偏遠,就學路上交通不易的畫面,親民黨團13日在教育委員會中表示,雖然社會有在關注這議題,但各地方政府仍是被動作為,希望中央修法,要求地方政府主動調查有交通需求的學生並提供協助。...
為推廣融合教育,各學校都開始實施把特殊生安插在普通班一同上課的方式,但隨之而來的是教師無能力教導特教生的問題,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等人13日提案,希望增訂特教法第28條之1,加強各學校老師對於特教生教育的相...
「私幼沒消息,北市府一問三不知。」台北市議員張斯綱13日提出質疑,行政院今年8月會將準公共化托育政策擴及六都,但許多家長去私立幼稚園詢問都得到「沒消息」的答案。立委李彥秀指出,台北市有超過10萬名2-5歲...
曾被文化部評選為優良演藝團體的樂興管弦樂團,將在17日演出「圓桌武士會師」音樂會,邀請各世代成員齊聚,並在創團成員的領導下,詮釋德國作曲家理查‧史特勞斯最後一部歌劇《隨想曲》中的序曲〈六重奏〉,及布拉姆斯...
「高風險青少年如何看待他們的生命經歷?」美國南加大醫學院學生蕭予德表示,他過去休學一年參與台灣一處安置機構進行研究,透過教授攝影,輔導有犯罪之虞、行為偏差或失親失養的兒童及青少年,以拍照描述自己的生活經歷...
「國立大學院級主管、基層教授的滿意度差異極大。高教工會日前針對東吳、南華及中正大學進行「校長適任度」評鑑。研究發現,東吳、中正對於校長的負評居多,而南華則呈現兩極化,尤其有30%教師「非常不滿意」校長施政...
一個小小的奉獻,可能可以影響整個世界!透過志工行為,有能力的人可以幫助他人,讓青少年可以有更多對世界與人生的體悟。在10日的頒獎典禮上,有30位同學因為他們的善舉受到表揚,並希望他們能成為大家學習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