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歐演講誠屬難得 外交仍應走大路

呂翔禾 2025/11/09 15:53 點閱 121 次
蕭美琴出席IPAC年會雖值得肯定,但其中宣傳有誇大之處,未來仍宜避免。(外交部官網)
蕭美琴出席IPAC年會雖值得肯定,但其中宣傳有誇大之處,未來仍宜避免。(外交部官網)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特稿】副總統蕭美琴8日快閃在「歐洲議會」的場地演講,雖然在外交上是不小突破,可惜蕭美琴演講完隨即返回台灣,缺少與他國交流機會,快閃行為更顯得是對內宣傳,而非國際。其實,我國有台積電、奧運金牌李洋等國際知名的指標,都屬開大門、走大路的揚威,若因中國打壓而偷偷摸摸,反而顯得滅自己威風。

並非歐洲議會邀請

蕭美琴7日秘密抵達比利時布魯塞爾,受邀在歐洲議會會場、以「台灣副總統」的身分,向參加「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的成員發表演講。雖然外交部長林佳龍表示,這是台灣副元首出訪非邦交國首例,外交歷史性一步、台歐關係新階段,不過很快就有學者批評,前面已有連戰、吳敦義2位副總統赴歐從事外交,蕭副總統並非首例。

政大外交系教授黃奎博指出,這次是IPAC商借歐洲議會的場地舉行年會,但比利時政府同意讓蕭美琴(或以非正式方式)入境出席該場會議,仍是值得注意的進展,但這並不是我國現任副總統首訪歐洲,且蕭美琴並非直接受到歐洲議會邀請,且在歐洲,中華民國副總統被矮化為「台灣副總統」,顯係外交上的妥協,但也備感無奈。

擔心中國而低調赴歐?

另外,有網路貼文聲稱「法國BBC報導,此次是台灣捐贈80億歐元鉅資交換演講」,但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發聲明反駁說,相關內容實屬惡意捏造,絕非事實。總統府已通知警政單位依法調查處理。

此次蕭美琴低調出席IPAC年會,也許是避免中國之前在派遣外交人員在捷克尾隨蕭美琴,差點釀成車禍的突發狀況。只是,面對中國打壓,若如此退縮,不只顯得我國對中國屈服,更彰顯民主國家不願真心協助台灣、增加國際參與空間。過去台灣在新冠疫情,希望幫助全世界的「Taiwan can help」口號,難道是喊辛酸的?

大內宣恐弄巧成拙

更何況,台灣人文薈萃,在全民齊心努力發展下,誕生出台積電、鴻海等企業與奧運金牌李洋等可以在世界昂首闊步、不用躲躲藏藏的人事物。蕭美琴的演講固然是外交突破,但外交部如此對內敲鑼打鼓,讓國人誤以為是歐洲議會「直接邀請」,又誇大說是副元首訪歐首例,這般取悅國人,著實有些可惜。

我國外交處境艱難,尤其面對中國打壓下,需要以各種方式進行突圍。但在宣傳上若有名不副實的狀況,反而容易讓各界產生懷疑論點,尤其外交相當重視用詞精準下,相關部會未來宣傳時仍應多加琢磨。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