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多時候,我們做選擇不是根據真實的需求,而是預測別人會怎麼想、社會會如何反應、制度將給出什麼獎懲。我們以為自己在選,實際上卻參與一場更大的賽局,是棋子,也可以是布局者。這正是為什麼這位哲人型經濟學家認為:此刻,正是用賽局理論重新看待人生的關鍵時機。
本書從個人思考錯覺、理性內耗,延伸到集體道德困境與社會制度的設計缺口出發,帶你找到人生真正的幸福起源。巴蘇正是在提醒我們:人生不是一連串獨立的決定,而是一場與世界、他人與制度共同參與的賽局。唯有認清這點才有可能真正清醒、負責地生活,活出輕盈、豐富的人生。
我們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追尋幸福和滿足,同時設法克服障礙和挑戰。然而,這趟人生旅程中最強大,但未被充分利用的工具之一,其實是我們所有人都擁有的工具,也就是推理能力。
因此,這本書的書名就有了雙重意義。
有意義的生活方式
古代哲學家試圖理解我們周圍的世界,並定義一種有意義的生活方式。本書重新審視這些古老的主題,只不過藉助了現代學科的彈藥,特別是經濟學和賽局理論。在這個過程中,本書也探討了這些學科背後的哲學瑕疵和悖論,以及它們所引起的道德困境,希望能吸引讀者投入這場知識與理解的探索。
這本書的架構是倒金字塔型。一開始的重點在於個人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理性選擇和推理,從辦公室政治到個人難題。之後書中繼續探討集體福祉和群體的道德責任。最後一章則從個人和集體的角度,聚焦於最宏大的關切,即全球問題,我們將討論,如何解決這個動盪的世界所面臨的一些問題。
作為個人,我們能否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如果可以,又該怎麼做?為了開始尋找答案,我想先從展示賽局理論能如何拯救生命開始。
如果我是你
一九七二年,我來到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求學,幾週後我經過布藍茲維廣場(Brunswick Square)時,有個小孩朝我扔水球。水球擦過我的肩膀,但沒有造成傷害。我當時還很青澀,又是初來乍到,再加上第一次離開祖國印度,所以我猶豫了一會兒,不知道是否值得挑起爭端。我判斷沒有理由這麼做,所以若無其事繼續走。
就在這時,一個身材魁梧的男子大步走到我面前,面上毫不掩飾他的鄙夷(更多的是對我而不是對那個男孩),他說:「年輕人,如果我是你,就會把那個小子痛打一頓。」我當時的第一反應是:「不,你不會,因為正如你剛才看到的,我沒有。」當然,考慮到他傾向於使用武力,我並沒有把這句話說出口。
如果我是你是道德推理的要點,從康德倫理學到福利經濟學和賽局理論都是如此。然而,它卻經常受到誤解。如果真的照字面解讀,那麼一旦「我」看到「你」的行為,就沒有理由再猜測如果我是你我會做什麼。
另一方面,如果「如果我是你」的意思是「如果我有一部分像你」,那麼就會出現許多有趣的問題,也會有很多模糊之處,因為在許多方面我都有可能像你。
賽局理論的推理
賽局理論涉及大量這類推理。光是聰明還不夠;你必須能夠將自己置於其他聰明人的立場上,思考她可能會做些什麼——而這反過來又當然是基於她認為你可能會做些什麼。
有鑑於布藍茲維廣場靠近倫敦大學,那名男子很有可能是一名教授。他或許也擅長研究。然而,此時他的情緒勝過了理智。這是常見的人類傾向和許多判斷錯誤的根源,同時也是促成本書的重要動機。
本書旨在闡明我們為什麼有理由感到幸福,以及為什麼我們必須善用推理才能幸福。為了闡明我的觀點,我將借用賽局理論中所使用的推理方法。賽局理論是社會情境中演繹推理的藝術。因此,它在戰爭和外交、制定企業戰略、甚至在我們日常的人際關係中都具有價值。
人類命運關鍵賽局
一九六二年十月十六日星期二上午九點左右,甘迺迪總統從國家安全顧問邦迪(McGeorge Bundy)那裡得知,一架美國U-2偵察機發現蘇聯在古巴部署了核子彈道飛彈,這些導彈可以在幾分鐘內襲擊美國城市。
甘迺迪的當務之急是決定他和美國該做什麼,而這個決定主要取決於他認為蘇聯總理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會對他的行為做出什麼反應。當時他無疑意識到,赫魯雪夫會採取什麼行動,取決於他認為甘迺迪會如何回應他的所作所為。這是一個經典的賽局理論問題,涉及下棋或打橋牌時所使用的那種推理。這裡的不同之處在於,賭注攸關生死。
接下來的十三天,是歷史記載中人類存亡最危急的關頭之一。全世界時刻關注這場令人毛骨悚然的「賽局」。近一八○架攜帶核武的轟炸機奉命持續滯空,飛抵蘇聯邊境然後返回。訊息很明確:如果美國遭到攻擊,美國也許會滅亡,但俄羅斯也會陪葬。
第二擊戰略
這就是所謂的「第二擊戰略」(second-strike strategy),目的是遏阻任何考慮進行第一擊的人。一旦有國家擁有核子能力,對另一個考慮生產核武的國家來說,第二擊能力被認為是必備的。擁有核彈卻不具備第二擊能力,就等於自尋攻擊。美國公開展示第二擊能力的戰略奏效。赫魯雪夫最終讓步,世界得救了。
但幾乎無人注意到,白宮對戰略和反制戰略進行了多麼漫長的討論,主要是因為這些討論都是祕密進行。事實上,甘迺迪在高度緊繃的情勢下,花了六天才做出回應。經過深思熟慮,美國總統決定在十月二十二日公開告知美國人民他們所面臨的危機,並致信赫魯曉夫詳細說明美國的應對計劃。
全世界都要感謝甘迺迪領導的美國政府在那六天中製定了高超的戰略,使世界從世界大戰和毀滅的邊緣悄然後撤。赫魯雪夫選擇丟臉而不是滅世,也是功不可沒。
豬玀灣事件
甘迺迪之所以能在這場戰局中處理得當,主要是記取了於一年多前豬玀灣事件(Bay of Pigs)慘敗的教訓,當時在美國支持下,古巴流亡人士發動武裝行動,結果被古巴武裝力量迅速擊潰,時間短到令美方顏面盡失。
甘迺迪意識到推翻古巴共產主義政府的企圖之所以失敗,並不是因為美國沒有更多的槍支和武器,而是因為他沒有花足夠的時間深思熟慮並制定戰略。
用梅和澤利科夫(May and Zelikow, 1997, p. 14)的話來說,豬玀灣事件的失敗使甘迺迪意識到「他不僅詢問的顧問太少,給予這些議題的時間也太少。」這件事帶來的結果之一是,美國經濟學家謝林 (Thomas Schelling)被要求撰寫一篇關於核子戰略的論文,而他於一九六一年七月五日完成並提交。
據國家安全顧問邦迪的說法,這篇論文「給總統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反過來又在引導國家度過隔年的古巴飛彈危機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在我寫這本書時,拜登總統正忙於回應普丁對烏克蘭的入侵。對於他考慮的每一項支持措施,他都必須思考普丁會如何回應。這十分令人憂心,因為普丁的理性堪慮。由時事評論家扎卡里亞(Fareed Zakaria)主持的CNN紀錄片《普丁的內心世界》(Inside the Mind of Vladimir Putin)非常精采。唯一的問題是,看完之後,你還是不知道普丁到底在想什麼。
賽局理論的盲點
儘管賽局理論是二十世紀出現的最令人興奮的學科之一,但它也有盲點,所以我們必須利用直覺、心理學、政治和哲學。我們必須接受這樣一個事實:並非所有問題都有解決方案。透過結合這些不同方法的見解,我們也只能希望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人類經過數千年的演化,已經能夠直覺地感受到其他人的想法,這為賽局理論提供了一些基礎。但作為一門連貫而自成一格的學科,賽局理論出奇地年輕。波雷爾(Émile Borel)是法國著名的數學家,後來成為政治家,他在一九二一年發表了一些關於賽局理論的重要著作。
賽局理論作為一種分析方法,影響遍及從經濟學、政治學、心理學,到進化生物學、計算機科學和哲學等一系列學科,但它其實是在二十世紀中葉才突然出現——就像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第一次的享樂主義邂逅,發生在《查泰萊》(Chatterley)禁令結束和披頭四樂隊發行第一張LP之間。
賽局理論的出現大致與原子彈的發明在同一時期,當時跨國公司也開始以全新方式相互競爭並與政府競爭,這也許並非偶然。透過為戰爭、外交和企業戰略提供分析工具,它塑造了現代世界的某些維度。
史上留名哲學家
接下來幾頁將用賽局理論的故事,來說明我們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挑戰。不過,這本書並非所有內容都是在直接幫助解決特定問題。這本書每次只讀上幾頁,對大腦的作用就如同慢跑對身體的作用。
我們慢跑不是因為它有什麼產出或收入,而是為了增進身體健康,以便在做其他事情時可以更有效率。同樣地,邏輯和賽局理論可以鍛鍊我們的思維,好在我們有需要時,能夠更有效地調動大腦。有些讀者也許會希望每天閱讀這本書幾頁,以代替每日數獨或填字遊戲。
在這個心智運動的過程中,本書將向讀者介紹一些重要的難題和悖論。就像慢跑一樣,這些心智運動本身就很有趣,而且對心智有療癒作用。正如早期希臘哲學家,特別是斯多葛學派(Stoics)所意識到的,哲學不僅是一種智性探索,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而且,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你成功地解開了一個前人未解的悖論,即使你沒有從中獲得快樂,你也會成為史上留名的哲學家,如果這算得上安慰的話。(宇欽/輯)
《理應快樂:賽局理論與生活之道》
作者:考希克・巴蘇
出版社:感電出版
其他書訊:
《思考中國:不一樣的中國通史》
作者:楊照
出版社:遠流
這部二十萬字的「中國通史」,是楊照以問題導向的史學眼光完成,既承襲了司馬遷「通古今之變」的史學精神,也融合了近百年新史學研究的成果,帶領讀者穿透中國歷史的長程邏輯與因果遞變。
不同於傳統通史重敘述、輕理解的模式,書中以問題為引,從考古學、人類學、社會學、思想史等多面向交錯切入,我們不只「知道歷史發生了什麼?」,更被引導思索「為什麼會如此發生?」。渴望從文化基因、思想傳承、制度轉變中「重新理解中國歷史」的讀者,這是一部兼具可讀性與洞見力的重量之作。
《全球遊牧:克服跨文化差異的11堂商務溝通》
作者:凱爾・赫加提
出版社:好優文化
拜通訊科技和數位經濟所賜,不靠護照也能遊天下,就算在Covid-19期間,遠距通訊照樣讓國際商務交流逐年增長。工作類型多元化的現今,無論你身處哪個國家,或是否在辦公室工作,都可能不隸屬於某一家公司,你的團隊更可能是一支小型聯合國,你,成了遊走於全世界的商務遊牧民族。
你需要的是刻意培養「全球思維」,現在就跟著國際商業教練的腳步一起建立。這趟全球商務的瘋狂之旅就要啟程了,你,準備好了嗎?本書要告訴你:如何利用DISC工具識別共事者的個性、怎樣向外派人員學習說個「校準過的好故事」、「打破與重建」對於進入全球市場的重要性……為你輕鬆打包,在全球各地都能好好生存的實用工具。
《不吵架也能贏的溝通術:讓下一次對話更成功的三大法則》
作者:傑佛森・費雪
出版社:天下文化
在日常生活中、在職場上,甚至在家庭裡,我們總會碰到不好相處的人、無法避免的爭論,以及困難的對話。費雪身為專業的人身傷害訴訟律師,也是現實世界的頂尖溝通專家,他在本書中強調,重點並不在於應該說什麼,而是應該怎麼說。
無論是要面對激烈的爭論、應付難搞的人物,或是自信堅守立場,書中的務實技巧能夠幫助讀者輕鬆應用在各種對話情境,克服生活中的棘手難題。作者還提供隨時能派上用場的策略和語句,以及禁得起考驗的溝通框架,幫助讀者透過改善下一次對話,來改變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