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人生就是一趟英雄旅程》

醒報編輯 2025/09/16 17:40 點閱 43 次

每個人,都是在自己的生命中扮演著主角,經歷戰鬥、挑戰、挫敗,一路突破升級,最終帶著全新的價值觀,成為英雄。然而,在這段旅途中,你是否思考過……自己想活出怎麼樣的人生?由擁有10餘年教學經歷之薇閣高中名師所撰寫,陪你找到活出自我、主導人生的方法,在AI浪潮之中,掌握立足於未來的力量!

本書將帶領你走過五大關卡,完整體驗這趟英雄之旅。從「發掘自身潛能」、「鍛造核心技能」、「蒐集各種關鍵知識與策略工具」,到「開創屬於自己的理想未來」──這些全是我們認識自己、理解社會,學習應對各種趨勢變化的絕佳武器!讓你在不確定之中找到方向,獲得真正自我肯定的能力。

你的技能樹已經啟動,屬於你的多重職業組合也逐漸成形。但必須面對一個更深入的挑戰,在展開人生的冒險前,先檢視一下現在所走的道路,究竟是自己真心選擇的主線劇情,還是這個世界自動設定的標準劇本?

從小到大,可能聽過不少次這樣的話,像是:

◉「數理好才有前途,文科出路不多。」

◉「考公職比較穩定,不要想太多。」

◉「興趣可以培養,但千萬別當正職。」

◉「如果你不按部就班,未來一定會後悔。」

在現實生活裡,這些或許來自你的父母、老師、親戚,甚至整個社會環境,與其說是基於經驗法則,不如說它更像是一套「無形的預設值」,在還來不及摸索自己的性格、能力與夢想之前,就為你定義了何謂「安全」與「成功」,更悄悄排除了其他可能性。但你可曾停下腳步問自己:現在腳下的,是你真正想走的劇情主線,還是只是系統預設的推薦任務?

唯一的好未來

「只要好好讀書,未來就會一帆風順。」這似乎被視為通往成功的保證。然而,當你真正踏入現實世界,才會發現這條路其實通往的只是「某種特定的未來」,而不是「唯一的好未來」。

學校擅長評估的是找出「標準答案」的能力。比方說,是否能在時間內算出正確的數學題?是否記得歷史事件的年份?能否寫出符合標準格式的作文?這些能力固然重要,但出社會後會發現,真正的難題並不存在正確答案,反而需要你進一步判斷、創造、溝通、協作。

許多時候,這種「學霸劇本」的設計,是假設你會繼續在「答題制度」下生存:考試厲害→考上好學校→找穩定工作→爬上升遷階梯。也許這套模式適用於某些行業,但當世界開始快速轉動、產業結構重新洗牌、AI 與自動化顛覆人力市場時,會考試未必能等於能適應變動。

習慣自己找出路

你一定也聽過類似這樣的案例。高中三年都是模範生,進入名校,卻在大學時迷失方向,不知道為什麼唸這個科系,也不敢轉換跑道,只好硬撐下去;又或者順利畢業、找到工作後,才發現自己對那個行業毫無熱情,只是不想浪費過去求學歷程所累積的「沉默成本」(過去的努力和心力、時間)而勉強堅持著。

反觀那些曾被認為是「不聽話」的學生,在課堂上總是問為什麼、不肯照抄板書、老是想做些與課程無關的東西。他們也許考試成績的表現平平,但當人生不再有標準答案,反而更能靈活調整、主動學習、推論出屬於一套解法。因為他們早就習慣自己找出路,不怕走岔路,也不怕重來一次。

以我的求學經歷來看,我一向都不是父母師長眼中的乖小孩,從小就不習慣照著別人的規則走,也經常因為「太有主見」而吃盡苦頭。不僅一路顛簸,國中轉學、高中轉學、大學甚至重考,這些在別人眼裡看似偏離正軌的經歷,反而讓我更早開始思考一個根本問題:我走的這條路,是我自己選的嗎?還是只是活在別人安排好的選項裡?

至少是自由的

當然,也曾經懷疑過自己是不是太叛逆才讓人生繞遠路,但後來發現,是這份不願妥協的性格,讓我有機會深入理解自我,選擇我願意承擔的方向。我只想成為自己真正想要扮演的角色──哪怕不夠安全、不夠穩定,至少是自由的。

面對這樣的世界,真正重要的早已不再是把標準答案記牢,而是能否在變局中持續學習、迅速調整、靈活切換人生的角色設定。套用「英雄技能樹」的說法,你不需要把所有技能點數壓在單一主線職業上,而是要懂得打造屬於自己的複合型流派,成為既可以擅長主攻,也能隨時支援的人;能應付遠距轉職,也能隨時啟動副職業模式。

擬定一份計畫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總是停留在「光想不做」的階段,日復一日地規劃未來、思考如何變強,卻始終無法踏出第一步。你或許也曾經這樣,無數次對自己說:「明天再開始。」但隨著時間消失,夢想也仍然停留在幻想之中。

我們常以為要改變人生,就該先擬定一份計畫,越詳細越好;但真相是─真正的改變,往往不是從「擬定目標」開始,而是承認自己當下陷入了什麼困境。

許多人會陷入「假積極」的狀態,看起來很認真、其實是在逃避,透過不斷地「計畫、準備、查資料、儀式感」,來替代真正的行動,但其本質只是心理的自我安撫與拖延,卻披上了積極的外衣。像是:

◉ 我決定要好好唸書了,先來重買一套新的文具組和讀書筆記本吧!

◉ 我要開始健身了,所以先去看健身網紅們一天都在吃什麼。

生活中的「不舒服」

這些行為,讓你看起來有在努力,實際上卻只是以準備來逃避行動,用忙碌來掩蓋混亂。不過,這也並非指責你不認真,而是還沒察覺到改變的動力─之所以會想改變,一定是生活中有哪裡讓你感到「不舒服」。

比方說,發現花太多時間在社團上,導致數學補考重複發生;每次報告前都焦慮到失眠,甚至累到健康出狀況;你知道現在的工作內容讓你越來越空虛,但身體太疲憊,連投履歷轉職都覺得是一種折磨。

然而有時候,那個讓人卡住的地方,不會這麼明顯。它就像你每天回家都累到發呆,卻說不上來到底為什麼;又或是一直想讓自己變好,卻總覺得「哪裡怪怪的」,但又說不清具體出了什麼問題。可能不只出於單一事件,而是長期忽略的習慣、一段不敢結束的關係,或你不願面對的情緒真相。

「深度疲憊」的狀態

很多人以為「整頓」是整理桌面、丟掉雜物、重寫待辦清單。但真正有效的整頓方式,其實是從自己的節奏開始重整。

固定的作息不是老派,而是行動的前置條件。不是因為你不夠自律,而是你的能量系統早已失衡,例如,大腦早已意識到你該改變,但身體卻累到無法動彈;你知道應該早點睡,但半夜兩點還在滑抖音或IG;想開始新生活,早上卻連起床都像拔河一樣困難。

也許,這不是你不夠有意志力,而是一直處在「醒著,卻什麼都做不好的狀態」,因為你的身體沒有好好休息,大腦就會過度使用;大腦太累,作息就更加混亂;作息亂了,就更沒有力氣開始。你以為自己只是散漫,實際上是一種「深度疲憊」的狀態。

回歸身體節奏感

因此,真正的整頓,不是從生活改變開始,而是讓身體回到該有的節奏感上,試著做幾件小事:

◉ 把睡覺與起床的時間固定下來,不用立刻做出大幅改變,只要比昨天早睡一點就好。

◉ 安排每天某個時間段作為「無目標時段」,可以發呆、散步、靜坐,不需有任何生產力。

◉ 把你習慣用來焦慮的時間,重新設定成用來修復。

這些會讓你從「我什麼都做不到」的低潮,慢慢回到「我終於知道該從哪裡開始」。

真正的整頓力

當然,不必急著振作,也無須立刻做出什麼驚人的改變。你要做的,是允許自己看見身心的疲憊,承認自己陷入了瓶頸,然後慢慢重整。因為真正的開始,不是你今天很拚命,而是你終於誠實地對自己說出一句話:「我不想再這樣下去了,我想重新開始─但這一次,我要好好做出改變。」

整頓力不是讓你變成超人,而是幫你回到人本來該有的節奏:清醒、柔軟、有力氣,也有餘裕。從現在開始,把「逼自己」改成「照顧自己」。(宇欽/輯)

《你的人生就是一趟英雄旅程》
作者:曾冠喆
出版社:悅知文化

其他書訊:
《群王之夢:東南亞的故事》
作者:艾瑞克.湯普森
出版社:時報出版

幾千年來,東南亞一直是全球交流的重要交叉口。其他地區的權力多半由中央掌控,東南亞的歷史卻是貿易、觀念與社會關係的複雜網絡。東南亞人運用來自世界各地的影響,創造並改造他們的文化價值。

本書作者整理人類學、考古學、歷史與其他學科的最新文獻,突顯貫穿歷史的廣泛主題,這是一本容易親近的歷史讀本,全覽綜觀東南亞,擺脫過去僅將其視為殖民客體的偏頗角度,展現東南亞人作為主體的豐富性與活力,能帶給學者、學生和剛接觸東南亞歷史的人一段趣味盎然的閱讀體驗。

《給理財小白的翻身筆記》
作者:鐵蛋
出版社:金尉

人生很難,但你不能爛。這本書不只教你理財,更陪你活出韌性與未來。理財這條路或許一開始不輕鬆,但也絕非永無止境的苦行,它是一趟探索自我、發掘生命意義的旅程,最終通往你設定的人生理想。

如果你也想擺脫財務焦慮、開始存第一桶金,這本書是你極佳的起點。真正的財務自由,不是有多少錢,而是你擁有選擇人生的能力。IG人氣帳號「鐵蛋存錢日記」版主首度公開詳細還債翻身紀實,本書以20個章節分享鐵蛋的還債歷程、實戰操作紀錄、被動收入投資組合、理財行動指南,陪你走過財務低谷,一步步找回人生主導權,步上通往夢想的自由之路。

《危險的繼承》
作者:哈維.懷特豪斯
出版社:時報出版

人人身上都承載著遺產,那是一套演化形成的成見與文化工具,塑造人類行為的每一個方面。歷經數不清的世代,這份遺產將人類帶往更高的成就:激發出更複雜的科技、更組織化的宗教、更廣大的帝國。然而現在的情況卻是歷史上首遭:這份遺產竟然正在打擊人類。我們發現人類正在快速朝向政治兩極化遠超過往、戰爭更加致命、環境破壞無法彌補的未來狂奔而去。

本書著名人類學家哈維.懷特豪斯全面論述我們的成見是如何形塑人類的過往、還威脅著人類的未來,他說明從眾性、宗教性、部落性這三大成見是如何驅使世界上古往今來的人類行為。懷特豪斯引領讀者深入現代部落,例如恐怖組織和掠奪性廣告公司等等,由此呈現當人們喪失控制成見的文化結構時,我們所建構出的世界將會如何失控陷入混亂。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