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一病患非常沮喪地問我:我沒有得過B肝疾C肝,怎麼會發現得了肝癌?這是一些罹患感膽道癌症很困惑的問題。
恐與代謝症候群有關
從醫學及臨床角度來探討,以前的公衛研究報告:如果是B肝或C肝帶原者其罹患肝癌的比率就會增加,但最近最近的研究指出:依據最近美國NCI的Welzel醫師所做的研究報告發現肝癌或者肝內膽囊癌發生還有其他的致癌因子,可能跟「代謝症候群」有關。
所謂「代謝症候群」是指有糖尿病、肥胖、脂肪肝、高血壓這類的病患。這項研究從1994年到2005年追蹤65歲或65歲以上肝癌或者膽囊癌病患,一共發現16448名肝癌病患、3005名肝內膽囊癌病患,其中符合納入條件有3649名膽囊癌病患跟743名肝內膽囊癌病患來加以分析: 結果發現有「代謝症候群」的病患跟沒有此病者在肝癌的發生率是37.1%比17.1%,在肝內膽囊癌的發生率是29.7%比17.1%,這表示「代謝症候群」和肝癌罹患率有正向關聯性。
增罹患肝癌風險
而代謝症候群如果拖久之後,就會增加脂肪肝的比率,再過來也會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而從脂肪肝到肝癌的病理機制就是: 約2-5%的代謝性脂肪肝患者會進展為代謝性脂肪肝炎,此時血液檢查中的肝臟指數會異常升高。若持續發炎進一步發展會引起肝細胞損傷,形成肝纖維化,最終導致肝硬化及肝癌。
而脂肪肝是一種可逆性的可預防的「症候群」,其防治之道就是:做好體重控制之工作。而且要把一些,負面表列的因素排除掉:
先排除「負面表列」
1.糖胖症:如病態性肥胖、後天性型糖尿病、胰島素抗耐性症候群、高血脂等代謝疾病,這些疾病會影響肝臟脂肪代謝,容易形成脂肪肝。
2.不健康的飲食行為及錯誤的飲食模式:現代人飲食多以高脂肪、高糖、高熱量、精緻食物為主,這些食物會使肝臟負擔加重,導致脂肪大量在肝臟內堆積。
3.久坐症候群:運動不足會導致脂肪在體內積聚,特別是腹部的內臟脂肪,這些囤積的脂肪進一步轉化為肝內脂肪,形成脂肪肝。
4.不良的飲酒習慣:酒精代謝產物對肝細胞具有毒性作用,長期大量飲酒會損害肝細胞,且導致脂肪堆積。
預防首要控制體重
5.過度加工食物及化學藥物:某些藥物及毒物會損害肝臟,特別是農藥汙染之時才也會不等程度的導致肝細胞脂肪變性。
6.遺傳性因素:如某些病變基因也和脂肪肝之形成有關連性。
7.在現代化速食文化的壟罩下,脂肪肝的健檢報告似乎是很常見的名詞,但容易形成肝硬化及肝癌的後遺症卻常被忽視!唯有提早做體重控制之規劃,才是預防之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