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韌性:不要相信祖克柏,也不要相信雲端有秘密 】(上)

邱慕天 2025/04/21 17:06 點閱 314 次
2014年,祖克柏在北京清華大學進行了 30 分鐘的中文問答,首次公開展示他的中文能力。(photo by Mark Zuckerberg on facebook)
2014年,祖克柏在北京清華大學進行了 30 分鐘的中文問答,首次公開展示他的中文能力。(photo by Mark Zuckerberg on facebook)

網路上有一則熱門貼文是:「祖克柏為了臉書(現為 Meta 公司)進入中國市場,不僅與中共密切合作,甚至親自設計並實施針對台灣與香港的審查工具。」

在中國審查台港?

消息源頭是 2011~2017年 任職的臉書前全球政策總監 Sarah Wynn-Williams 於 4月9日在美國參議院的聽證。

聽了其中了內容,再看幾篇篇相關報導,最後比對轉傳的貼文,資訊有不少渲染誤讀。最主要是,參議員的詢問內容有很多預設立場,而 Wynn-Williams 的回答也在使用擦邊球旁敲側擊。
Meta 發言人駁斥了大部分的指控,包括說:最簡單的事實就是臉書並沒有在中國營運。(又何來總編輯可以對貼文有生殺大權呢?)

然而我認為有三件事情要被透析出來:

三件事要洞察

一、祖克柏不重視用戶人權,這是一路以來始終如一的歷史。

臉書創立的一個重要基礎源自於祖克柏在哈佛大學還是大二時創建的 Facemash 網站。

祖克柏未經許可,從哈佛各宿舍的線上學生名冊(當時稱為「臉書」,一種包含學生照片和基本資訊的資料庫)中下載了學生照片。他編寫程式,將照片隨機配對顯示,供用戶以「Hot or Not」投票 PK 選出贏家,網站還會根據投票結果生成排名。

Facemash 上線後迅速引發爭議,許多學生(特別是女性)對未經同意使用其照片感到憤怒,認為這侵犯了隱私並物化了學生。哈佛大學以違反隱私、版權和計算機使用政策為由,勒令祖克柏關閉網站,並對他進行紀律調查。祖克柏在 2003 年 11 月初關閉了 Facemash,宣稱 Facemash 是一個「惡作劇」,主要出於技術探索和娛樂目的,表示他未意識到會造成如此大的傷害,願意公開道歉。
最終,哈佛行政委員會僅有警告,並未開罰。

偏偏根據後來公開的日記,裡面有祖克柏對一些女生照片品頭論足奚落,他還提到本來有想要把一些(後段班)的照片跟農場的牛羊馬 PK 的靈感——雖然後面這個靈感沒有實現,但又給他招了一波眾怒。


”AA”
祖克柏不重視用戶人權,這是一路以來始終如一的歷史。(網路截圖)

被「祖克柏」了

二、常有人「被祖了」這個片語並非空穴來風。其實我們中文的這詞就是來自英文「Zucked」,源於 2018 年 Roger McNamee 《Zucked: Waking Up to the Facebook Catastrophe》一書,指用戶因臉書的數據濫用或隱私洩露而受到傷害。

這書中提到三起事件:

隱私問題的延續:
- 2006 年,臉書推出 News Feed 功能,未經用戶明確同意就公開了他們的動態,引發隱私爭議。
- 2010 年,臉書的「Beacon」廣告系統因追蹤用戶在第三方網站的行為而被批評,最終被訴訟並關閉。
- 2018 年的劍橋分析事件進一步加深了公眾對臉書隱私政策的質疑,祖克柏在國會聽證會上承認公司「犯了錯」。

臉書商業化

同樣的案例,也Shen-Horn Yen一篇事件分析文:

消失的雲端自由夢-從 Shen-Horn Yen 教授的臉書封鎖事件談起

2021 年,吹哨人 Frances Haugen 揭露臉書內部文件,顯示公司明知平台對心理健康和社會分化有負面影響,但仍然為了流量與黏度把這些讓人憤怒、致鬱或成癮的機制擺放在優先。

而現在是不是如此,只要看到 Instagram、Threads 這些被 Meta 併入和推出的新平台,文化有多麼不健康、資訊品質有多麼低落,有多麼地「抖音」,就知道了。

期待打開中國市場

三、回到 Wynn-Williams 的證詞,所謂的「中國總編輯」的權柄,這顯然不實,因為 Wynn-Williams 任職的 2017年為止,她所說的這種現象必須要有很實際、大範圍的例子可以印證。

然而,她出示了一個電郵,而這裡的內容與我們過去所有的資訊吻合,包含祖克柏過去為了打開中國大陸市場無所不用其極,甚至把中文口語都學得比他的華裔妻子 Priscilla Chan 還好。

祖克柏於 2010 年開始學習普通話,部分原因是與妻子 Priscilla Chan 的家人交流(她的祖母主要講中文),但也明確表示希望了解中國文化並促進臉書的市場拓展。他曾說:「我喜歡挑戰,中文很難,我想試試。」

  • 2014年,祖克柏在北京清華大學進行了 30 分鐘的中文問答,首次公開展示他的中文能力,引起廣泛關注。那時聽眾對他的評價是:「語調不準確,像嘴裡含彈珠」。

  • 2015 年,他再次在清華大學發表 20 分鐘中文演講,討論臉書的使命和創新,詞彙量顯著進步。

親中立場明顯

  • 2016 年,他與妻子錄製農曆新年祝福影片,發音字正腔圓、用心明顯。他表示自己每天花 1-2 小時學習中文,最初自學,後聘請私人教師。他在 2014 年清華演講前每天練習 4 小時。

2014 年,祖克柏加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

2014 年,臉書在北京設立廣告銷售辦公室,專注於國際化品牌。
同年,中國網信辦主任盧偉參訪臉書總部時,見祖克柏桌上放著習近平《中國的治理》一書,被問時他回稱,自己致贈了所有員工這一本書,為的是能夠學習增進中國政治的理解。此舉挨批太過虛偽狗腿。

2015 年,他在北京和西雅圖兩次會見習近平,並用中文交流。這是他被紀錄到首次全程與世界級國家領導人全程以外語對話。報導稱祖克柏曾請習近平為其女兒起中文名字,但為習所婉拒。

2016 年,祖克柏訪北京,在天安門晨跑試圖展現認同力,但發出的照片反而讓人注意到北京嚴重霧霾,「用肺諂媚中共」。
2017 年,臉書試圖通過子公司方式進入中國,但未獲批准。

祖氏不重人權與隱私

2017 年,就在 Wynn-Williams 在臉書結束之際,臉書在中國大陸推出了一款名為「彩色氣球(photo-sharing)」的照片分享應用,以及一款名为「時刻」的應用。

Wynn-Williams 在聽證裡指控,祖克柏與中共高官密切往來,以及將臉書裡 AI 人臉識別的技術,向中共網路部官員簡報教學,這些內容都有非常高的可信度。
———
綜上而言,類似「中共可以隨意監控台灣人在臉書裡的私訊」,應該並不正確。(而公開的,本來就是誰都可以看。)實際上,平民也不值得監控,至於反共反華反中的貼文,在臉書上任何時節都是大行其道啊。

但讓我們這樣理解吧:過去所有必須「不被牆」的互聯網服務,全部都需要配合天朝獨特的網路主權政策。我們可能都碰過一些騰訊網易開發或出資的網路遊戲,裡面連「蔡英文」或「習維尼」三個字都發不出來(我都試過),你就知道了。

對祖克柏的評價就是:向來不尊重人權和用戶隱私、媚中;對於網路治理的倫理願景,只曉得打高空說廢話,但行徑則透露出為了追逐利潤,他什麼都可以妥協。


”AA”
Facemash 上線後迅速引發爭議,許多學生(特別是女性)對未經同意使用其照片感到憤怒。(《社群網戰》劇照)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